近期,工業金屬掀起了一輪漲價潮,尤其是“銅博士”價格節節攀升,備受市場關注。
4月12日,LME銅價一度漲至9590美元/噸,創下自2022年6月以來的新高;滬銅則一度突破78000元/噸大關,隨后有所回落。
今年以來,銅價漲幅已超10%,鋅、鎳的漲幅均超過5%,鋁價漲近4%,錫價則飆漲26%,再度引發市場對于通脹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幾乎一致看多銅價,有機構甚至喊出銅的牛市行情將持續3年,看漲至12000美元。
銅價飆升至近2年新高
銅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材料,銅價與宏觀經濟的走勢息息相關,一直被譽為“銅博士”,主要用于電力、家電、建筑、新能源車等行業。
這一重要的原材料自今年2月以來,啟動了一輪漲價風暴。其中,LME銅價自8100美元附近,開始一路上漲,并突破9000美元大關;滬銅則從每噸67000元附近,一路漲至76000元,直奔8萬元大關。
4月12日,美國和英國宣布對俄羅斯鋁、銅和鎳實施新的交易限制。新規禁止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接受俄羅斯新生產的金屬鋁、銅和鎳,4月13日及之后生產的俄羅斯鋁、銅和鎳都屬于被禁之列。
有分析指出,由于俄羅斯是鋁、銅、鎳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美國對俄羅斯新的制裁措施可能導致這些金屬的全球供應緊張,推動價格上漲。
在該消息的刺激下,LME三個月期銅當晚一度曾飆漲200美元/噸,最高觸及9590美元/噸,創下自2022年6月以來的新高,收盤回落至9407美元,漲幅為0.49%;滬銅則一度突破78000元/噸大關,收盤回落至76310元/噸。
此外,LME三個月期鋁觸及2023年2月以來高位,三個月期鋅觸及一年來高位;因擔心供應,三個月期錫一度升至33100美元,接近本周三創下的22個月高位。
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研究主管Dan Smith表示,“大量流動性涌入金屬市場和廣泛的其他市場,未來幾個月的增長周期將相當強勁。”他還稱中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強化對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
四大因素刺激銅價大漲
國盛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本輪銅價上漲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美國經濟強于預期,ISM 制造業PMI時隔16個月重回榮枯線上;二是在出口帶動下,中國制造業投資顯著回升,1~2 月同比增速錄得9.4%,尤其是耗銅較多的新興行業投資增速加快;三是秘魯等地銅礦關停愈演愈烈,銅礦供給擾動增加;四是3月美國CPI同比再度上行,帶動美國通脹預期(10Y 美債收益率-TIPS)走高。
中糧期貨資深研究員徐婉秋表示,“國內外制造業PMI共振上行,經濟數據轉好推升銅價,包括黃金、原油乃至整體有色板塊在內的象征經濟及通脹預期的商品均出現顯著上行;同時,基本面的供應短缺邏輯依然是偏強運行的‘底氣’,但當前的高價下基本面或已‘失效’。”
隨著銅價的節節攀升,市場熱度明顯升溫,機構更是幾乎一致看好銅價的未來走勢。有交易商稱,雖然市場仍然擔憂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的需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購買工業金屬的熱情。
中泰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表示,從歷史看,銅價基本緊跟中美制造業 PMI 數據,充分體現其商品屬性。2024年銅供需緊平衡,中美制造業PMI數據恢復,商品屬性銅仍有上升空間。從金融角度來看,海外降息時間節點或在三季度前后。歷史上看,供需緊平衡疊加美元走弱情況,銅價仍有上升空間。
有行業分析師表示,受全球供應挑戰以及能源轉型和人工智能(AI)技術對銅的旺盛需求推動,銅價牛市行情至少未來三年都將持續。
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本周表示,到2030年,為AI服務器供電的數據中心可能需要額外100萬噸銅。預計電動汽車也將帶來更多新需求,電動汽車的銅用量是內燃機汽車的四倍。
花旗甚至預計,銅價到2026年12月將達到每噸12000美元。“本世紀銅價第二次長期牛市正在站穩腳跟。未來兩到三年,銅價可能出現爆炸性上漲。”
礦企股價飆漲
得益于銅價的大漲,近期,國內銅礦企業的股價也迎來飆升。
4月12日,紫金礦業的股價大漲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4800億元,年內漲幅高達47.59%;江西銅業上漲1.29%,市值逼近900億元,年內漲幅達45%;銅陵有色年內上漲28%,市值達530億元;云南銅業今年迄今漲31%,市值達到28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北方銅業、白銀有色等公司股價短期大漲,公司開始提醒風險。
北方銅業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為陰極銅。公司陰極銅產品廣泛應用于電氣、輕工、電子、機械制造、交通運輸等領域。北方銅業表示,自3月13日至4月8日,公司股票價格漲幅為108.44%,相比同行業公司偏離度較大,存在投資風險。
中泰證券表示,A股銅板塊估值整體處于較低位置,有望隨銅價上升。對比歷史同期來看,銅板塊在供需緊平衡疊加美元走弱情況時,上行趨勢明顯。
光大證券指出,銅礦供給明確受限,繼續看好銅行業標的股價表現。銅行業面臨長周期資本開支增長乏力和銅礦品位下行,未來供給增量有限;同時,受干擾率影響銅礦供給釋放大概率不及預期,2024年銅價中樞有望上移,看好銅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