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氫能
  • 氫能全產業鏈如何進入大規模應用?這里給出答案

氫能全產業鏈如何進入大規模應用?這里給出答案

2024-09-18 08:31:37 北京日報

9月12日,第二屆智領未來·氫聚人才“‘興濱雄綠色轉型與人才驅動’聚焦氫能機遇與人才發展”論壇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舉行。論壇安排京津冀氫能全產業鏈創新應用專題分享環節,氫能研究機構和頭部企業專家介紹經驗、分享見解,展望氫能產業發展前景。記者在活動現場簡要梳理了部分專家觀點。

制氫:大規模電解水制氫的機遇與挑戰

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起點,目前比較成熟的制氫技術路線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氣制氫、電解水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不產生碳排放,可結合風力、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是真正的“綠氫”,目前需要降低成本,以實現規模化應用。

天津市大陸制氫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衛介紹,堿水電解槽技術成熟、成本較低,占2018—2022年全球電解槽出貨量70%以上,是未來一段時間大規模電解水制氫的主要技術路線。許衛表示,大規模制氫系統的首要關鍵詞就是“大規模”,更大的電解設備可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更適應市場需求。

電解水制氫主要消耗電能和水,不同來源的電能成本不同,各地在峰谷電價、階梯水價方面的政策也有差異,意味著同樣的制氫設備,在不同的地方生產氫氣的成本并不一致。許衛表示,在水資源豐富地區,如我國西南部,利用風力和光伏發電制氫,可實現最低成本。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企業——北京億華通(19.720, -0.85, -4.1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李飛強表示,電解水制氫的設備、用水、運維成本并不高,其80%—90%的成本取決于電價,因此下一步發展重點是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實現高利潤的“綠氫”。

在北京明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總監葉鑫看來,電解水制氫設備的大型化、輕量化、模塊化非常重要,為提升系統整體效率、降低成本,除了需要考慮水耗、電耗之外,還應該注重系統整合能力。

許衛表示,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面臨成本、標準、法規三方面挑戰。根據現行規定,電解水制氫屬于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只能在化工園區落地,而“化工”是許多地方產業禁限目錄的“常客”。“這個規定限制了很多綠氫項目”,許衛介紹,近年來山東、河北、內蒙古等省份已經在地方政策層面有所突破。

儲運:液氫和管道輸氫商業化路徑成熟

就當前技術水平和應用場景而言,氫氣的儲存和運輸結合度很高,可合并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儲運技術是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必要保障。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謝秀娟表示,依托國家重點專項以及地方項目支持,國內已經實現從液化、儲存、運輸到加注的氫氣儲運關鍵技術突破和裝備的自主可控發展。

謝秀娟介紹,目前常用的氫氣儲運方式是壓縮氫氣+長管拖車,此外,液氫和管道輸氫的商業化路徑也相對成熟,而固態儲氫、液態有機氫、載體儲氫等技術正在進一步研究中。其中,液氫儲氫密度高,安全性也更好,特別是大規模運用后,具有儲運量大、充裝快、占地小等優勢。

中科院理化所的前身是國家低溫中心,參與大量重點低溫項目,于1956年在國內首次實現氫氣液化,近年來逐漸打通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工程應用、產業轉化全鏈條。謝秀娟表示,國內液氫發展迅猛,已經突破5噸及以下氫液化裝備研制,未來還將實現工業級液氫產業鏈示范。謝秀娟表示,2024年8月,液氫壓力容器有了第一個行業標準,“現在的‘卡點’是液氫的儲運環節,要讓液氫罐車真正上路。”

國家管網工程技術創新公司氫能業務負責人邵強則表示,管道輸送是打通制氫和用氫“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式。他分析,氫資源的市場分布與天然氣基本一致,都是從西部地區、三北地區向東部地區輸送,與“西氣東輸”整體流向相同。隨著未來市場需求增加,中長距離儲運需求將推動純氫或摻氫管道建設。

邵強介紹,純氫管道是公司重點攻關的技術,也是有望最早實現工業化應用的方向。在運輸量較高且穩定的情況下,相比長管拖車或液氫槽車,管道運輸具有成本優勢。李飛強也認為,如果建成國家級輸氫管網,依靠風力、光伏發電的龐大產能布局,完全可以實現低成本離網制氫。

邵強展望,純氫、摻氫管道的關鍵設備研發和制造,將成為氫能儲運賽道的投資風口。他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完善氫能領域的長效監管機制,推動氫氣管道建設。

用氫:燃料電池技術推動車船能源變革

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公認為是解決當今交通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為能源動力變革帶來重大契機。李飛強介紹,國內車用燃料電池技術高速發展,90%多的膜電極、電堆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國產化應用,國內企業已全面覆蓋催化劑、氣體擴散層、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等關鍵材料,已經自主掌握大部分核心技術,在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和成本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李飛強認為,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的下一個重要目標是大幅降低成本,主要依靠掌握核心技術和加大規模。他預測,2025年以后,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到1000元/千瓦,到2030年有望控制到200元/千瓦。

李飛強建議,將示范政策擴大到全國范圍,給予終端用戶更多政策和補貼,推動氫能車輛普及。例如,陜西省全域實行氫能車輛高速免費,車輛全生命周期可節省200萬元運輸費,有效刺激終端用戶使用意愿。

相比于道路車輛,水運領域綠色交通推進比較緩慢。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企業——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科技部船舶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朱俊娥介紹,目前我國船舶保有量在12萬艘數量級,柴油動力船舶的能耗和環保問題較大,2020年,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200萬噸,占整個交通運輸領域排放量的12.6%,推動水運交通綠色化非常重要。

朱俊娥在《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在船舶上的應用與進展》主題分享中介紹,氫燃料電池在船舶方面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船舶、內河、近海等場景,以客船、渡船、內河貨船、拖輪等類型為主,以及部分海上工程船、滾裝船,且裝機功率整體偏低。

案例分析顯示,近年來船舶尤其是海船對于燃料電池功率的需求逐漸增大,達到兆瓦級。朱俊娥表示,相比道路交通場景,船舶保有量小、建造成本高,對動力的需求更高,加氫、儲氫的技術難度及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船用燃料電池的發展要遠慢于車載應用。

朱俊娥表示,目前國際海事局已經出臺燃料電池臨時標準,船用燃料電池標準規范的基本框架已經成型,氫璞創能正在開發船用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功率有望達到500千瓦級。她認為,車用燃料電池應用示范為全行業打下良好基礎,成為船用燃料電池發展的重要參考。

氫能是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重點發展的前沿新興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京津冀三地氫能“制、儲、運、用”產業鏈形成緊密協同關系,氫能已經成為三地合力實現區域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的重要選擇。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6位業界專家的主題分享充分說明行業現狀,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全鏈條已不存在明顯技術瓶頸,氫能產業正處于進入規模化應用的黃金機遇期。下一步,應重點拓展氫能應用場景,促進氫能技術成果轉化,需要有關方面從政策引導、標準制定、法規修訂等方面給予支持。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氫能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