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快推進河南省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方案》明確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范圍,包括增量配電網場景、工商業企業產業園區等工業場景、整村開發等農村地區場景、旅游景區等服務業場景、學校等公共機構場景等。
《方案》指出,在增量配電網區域內開展大容量、中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應用,重點應用液流電池、壓縮空氣等長周期儲能技術,滿足多時間尺度應用需求。建立運行監測大模型,接入風電、光伏、儲能等運行數據,計算一體化項目應承擔的交叉補貼與備用容量費,完善大電網與微電網利益分配機制。
積極發展多元化儲能路線。鼓勵增量配電網建設長時儲能設施,緩解新能源發電特性和負荷特性不匹配導致的長時平衡調節壓力。鼓勵用電量大的用戶配置高效靈活的儲能系統,實現削峰填谷,促進發電和用電的時空匹配。在交通、通信等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領域,鼓勵建設移動式或固定式新型儲能設施,提高應急供電保障能力。
詳情如下: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辦〔2024〕72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2月3日
河南省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方案
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范圍
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范圍包括:增量配電網場景;工商業企業、產業園區等工業場景;家庭作坊、農村生產企業、整村開發等農村地區場景;購物中心、物流中心、旅游景區等服務業場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會議中心等公共機構場景;充電站、加油站、加氣站、加氫站等能源服務站場景;煤礦、油田等礦區場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場景;算力中心、數據中心等數據基礎設施場景;其他適宜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場景。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科技創新應用,強化技術引領支撐。
1.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異質結、鈣鈦礦/疊層等新型晶硅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加快電力裝備核心芯片、源網協同控制等技術突破,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適應力。開展能源系統數字化和智能化關鍵技術研究,提高電源、負荷供需匹配度,解決新能源發電間歇性、不穩定性問題。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儲能技術,提升系統靈活調節能力,解決發電和用電時空不匹配問題。加快高精度新能源及柔性負荷功率預測技術、經濟優化調度技術等攻關,推進組建源網荷儲一體化實驗室。
2.推動重大技術應用。開展敏捷電能分配器、大規模多場景新能源匯集協同控制保護等技術應用,結合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推進,推動關鍵技術落地,實現產業化發展。在增量配電網區域內開展大容量、中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應用,重點應用液流電池、壓縮空氣等長周期儲能技術,滿足多時間尺度應用需求。建立運行監測大模型,接入風電、光伏、儲能等運行數據,計算一體化項目應承擔的交叉補貼與備用容量費,完善大電網與微電網利益分配機制。
3.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強化校企合作,組建產學研用裝備產業聯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裝備制造企業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產業協同攻關、聚合發展,培育一批創新主體。加快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溫暖帶)建設,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耦合運行模式實證研究,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探索實施路徑。
(二)加強清潔能源供應,提高綠色低碳水平。
4.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就地使用。鼓勵各類主體利用自有屋頂和空閑土地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自發自用、就地消納。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多領域融合、多場景應用的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
5.促進清潔能源就近開發利用。大力發展風電、光伏、余熱余氣余壓、生物質發電和總裝機5萬千瓦及以下的小水電站、煤層氣(瓦斯)發電以及綜合利用效率高于70%的天然氣熱電冷聯供等清潔電源。鼓勵工業企業、增量配電網等主體根據負荷需要,按照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就近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匯集接入電力用戶,原則上匯集點距離用戶不超過20公里。
6.拓展多品類能源綜合利用。因地制宜建設多能互補、集約高效的綜合能源站,實施風、光、地熱、生物質等多種清潔能源協同開發,提供綜合能源服務,實現供電、供熱、供冷、供蒸汽聯動,加快能源供應方式轉變,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三)推動配網改造升級,促進電網高效運行。
7.加快建設適應源網荷儲一體化需要的配電網。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綠電專用變壓器和綠電專用輸電線路等配電設施,優化接網路徑,保障新能源直接供應。持續推進配電網設計模塊化、選型規范化、建設標準化。優化公用配電設施布局,加快存量配電設施改造提升,根據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需要超前建設配電網,全面提升配電網綜合承載能力,實現配電網與源荷儲融合發展。
8.高標準建設智能微電網。創新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加強信息采集、感知、處理和應用,構建靈活智能、穩定高效的智能微電網,優化高比例新能源、負荷和儲能的平衡控制,提升源網荷儲協調能力。
9.深化配電網體制機制改革。放開配電領域投資和市場準入,鼓勵多元社會主體投資建設配電網,建立投資競爭機制和發展指標評價標準體系。加快完善配電網工程定額與造價管理體系,推動電網企業持續加大配電網投資力度,提高配電網工程投資效率和安全質量。建立增量配電網常態化發展機制,加強增量配電網與大電網在規劃、調度、交易等方面銜接,健全增量配電網與大電網利益分配機制,構建主網、配網協同運行、分級調控、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四)優化電力負荷管理,強化供需協同保障。
10.促進源荷協調互動。鼓勵用電量大、負荷可調節能力強的工業企業合理安排生產時序,優化工藝流程,推動負荷主動適應新能源發電特性,多用自發綠電。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調度平臺建設,加強精準預測、智能調控,促進源網荷儲各環節高效匹配、協同運轉,實現由“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互動”轉變。
11.積極培育優質負荷。發展外向型產業,推進產業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創新應用場景,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產品,打造外向型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7+28+N”產業鏈企業源網荷儲一體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持算力中心開展算力、電力基礎設施協同規劃布局,推動新能源就近供電,鼓勵同步開展節能改造和余熱資源回收利用,提升算力、電力協同和綜合能效水平。推動傳統產業提質發展,鼓勵鋼鐵、煤炭、有色等傳統產業多用綠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2.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深入推進農村能源革命,支持農村地區各類主體優先使用自發綠電滿足生產生活需要,推動單一依靠大電網供電傳統模式向自發自用為主、大電網兜底保障新模式轉變。推廣“綠電+清潔取暖”“綠電+公共設施”等多種應用場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激發農村消費潛力,培育壯大集體經濟。
(五)提速發展新型儲能,實現源網荷儲互動。
13.加強儲能與源網荷協同互補。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結合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負荷用電特性、電網運行負載率等因素,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設施,支撐綠色電力就地就近消納。
14.積極發展多元化儲能路線。鼓勵增量配電網建設長時儲能設施,緩解新能源發電特性和負荷特性不匹配導致的長時平衡調節壓力。鼓勵用電量大的用戶配置高效靈活的儲能系統,實現削峰填谷,促進發電和用電的時空匹配。在交通、通信等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領域,鼓勵建設移動式或固定式新型儲能設施,提高應急供電保障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支持。發展改革部門要利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等政策資金,重點支持帶動性、引領性強的工程。農業農村部門要指導各地按照相關資金管理辦法要求,統籌用好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加大項目支持力度。自然資源部門要優化審核程序,加快土地手續辦理。金融機構要落實綠色金融政策,在融資、貸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農村地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優先使用自發綠電,剩余綠電可適量上網,其中對納入“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試點的整村開發類項目,原則上不限制綠電上網比例。鼓勵在不影響土地生產和功能的前提下,探索利用設施農用地已建建(構)筑物以及交通路域閑置土地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二)保障并網消納。電網企業要發揮關鍵平臺作用,按照國家規定,公平、無歧視、高效提供并網服務,不得無故拒絕或拖延并網。要加快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及配套電網建設,提升一體化項目的支撐能力。及時提供年度電力電量數據,配合整村開發類項目新建低壓端電網,做好電力兜底保障供應工作。
(三)營造良好環境。要加大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各項政策宣傳力度,引導企業樹立正確觀念,提振企業信心。及時總結推廣項目實施中的經驗做法,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
四、組織實施
(一)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負責牽頭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推動工作落實,重大情況及時報告、請示省政府。要建立健全督導服務機制,對各地工作推進情況開展督促指導和跟蹤分析,評估通報各地推進情況和工作成效。
(二)各地要結合實際,加強對本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三)項目實施主體依托省可再生能源項目管理系統開展項目申報,其中,電力用戶可選擇自主開發建設,也可委托專業隊伍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合作開發建設,受委托建設企業可作為項目申報主體。實施主體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和新能源前期庫基本條件準備相關資料,每月月底前5個工作日內在項目管理系統填報相關信息。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經所在地發展改革部門審核確認后報送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由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組織第三方機構評審后公布實施。鼓勵企業配置先進設備,對應用異質結等新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項目優先予以支持。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