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寧縣以技術模式推廣應用為抓手,以科技應用為支撐,以宣傳培訓為基礎,形成了秸稈科學“還田+離田”高效利用的技術模式。
昌寧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主要種植可利用秸稈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麥、豆類、薯類、油料、兩煙作物及甘蔗等,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且產量穩定。2024年,全縣共產生52.32萬噸的秸稈,可收集量為46.71萬噸。結合自身實際,昌寧縣農作物秸稈主要以秸稈飼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綜合利用模式為主,技術上主要采取水稻秸稈粉碎翻埋還田、香料煙秸稈生產有機肥、烤煙秸稈生產生物質燃料、玉米秸稈生產青儲料四種措施。秸稈肥料化利用方面,以水稻、烤煙、香料煙、薯類為主,在全縣范圍內主要推廣秸稈機械粉碎還田+腐熟劑、生產有機肥等利用模式,全縣共有大中型以上還田機械747臺,使用農作物秸稈生產有機肥企業1家,年秸稈消納量10000噸,年產量20000噸;秸稈飼料化利用方面,結合127家規模養殖場,推廣秸稈的青貯、壓塊飼料加工等利用模式,全縣青貯飼料加工廠共有26家,主要以谷物類、豆類、糖料和蔬菜類作物秸稈為主;秸稈燃料化利用方面,主推秸稈的固化成型燃料利用模式,目前全縣共有生物質燃料廠5家,在秸稈利用方面主要以甘蔗葉及煙葉類作物為主。在持續加大力度發展肥料化、飼料化和燃料化,同步推進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發展的技術模式。依托縣內資源,根據實際需求,以提高企業產能,推動秸稈利用的思路,在全縣范圍內對年產10000噸以上的秸稈利用企業給予粉碎、發酵、烘干、造粒等設備的扶持。強化科技支撐力度,與云南師范大學能源學院合作,探索秸稈還田效應,分析秸稈科學還田方法,形成秸稈綜合利用的規范標準。聘請專家老師分別在13鄉鎮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知曉度。
目前,昌寧縣成立了5支秸稈運輸隊伍,全縣共有秸稈青貯飼料加工廠11家,甘蔗脫葉設備9套,有機肥料加工廠3家,生物質燃料廠5家,通過持續鞏固秸稈科學還田+高效化利用的技術模式,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常年保持在93%左右,初步形成了“公司+運輸隊伍+農戶”的運營模式,每年能夠增加農戶收入250余萬元,為企業創收500余萬元。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