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大范圍降雪降溫天氣接連出現,季節性用能高峰已經到來。作為我國能源供應的“壓艙石”,我國煤炭主產區釋放優質煤炭產能,全力保障電煤供應,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在山西朔州的東露天礦,80多臺采掘、運輸設備運轉不停,11月以來,該礦單日最高原煤產量超12萬噸,目前平均每天有7列火車往外運煤,外運量占7成;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補連塔煤礦,巨大的采煤機在轟鳴聲中緩緩移動,煤炭從煤壁上整齊地剝離,如流水般從工作面涌出,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地面……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進入供暖季以來,各主要產煤省份在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今年10月份日均產量達到1328萬噸,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38.9億噸,同比增長1.2%,產量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為今冬明春煤炭保供工作奠定了基礎。
煤炭產量提升,運量也要跟上。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截至12月6日,黃驊港年煤炭下水量已達20004萬噸,同比增長2.1%,比去年提前7天破2億噸大關,連續五年煤炭下水量破2億噸。
自11月15日我國北方地區全面啟動供暖工作以來,鐵路部門加大運力投放,保障供暖用煤運輸。國鐵集團數據顯示,自11月以來,國家鐵路煤炭日均裝車87598車,同比增長3.2%。
煤炭穩產穩供,電廠供熱“口糧”有保障。凌晨時分,一列裝滿3300噸原煤的列車,駛向大唐山西公司,檢查、引導、入站、卸煤……
“我們及時掌握煤源、運輸能力變化,加強燃料調運精細化管理,科學確定采購節奏和庫存控制目標,確保滿足電力、熱力供應需求,以充足、穩定的庫存,確保電力供應。”該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張宏日前在2025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表示,我國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拉動煤炭消費需求增加,穩產保供還需未雨綢繆。煤炭企業要落實煤炭保供責任,推動煤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確保全國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發展,煤炭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助力煤炭行業加大能源保供。
在華能魏家峁煤電公司調度指揮中心,監控大屏上清晰顯示著項目現場、工業廣場、檢修區、維修系統等信息,這是由300余個攝像頭對廠區全方位、無死角監控傳回的實時信息。
“我們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構建了集生產、調度、設備管理、儲裝運等為一體的智慧煤礦綜合管控平臺,打破‘數據壁壘’‘信息孤島’,提升露天礦設計、規劃、生產和管理等全環節的智能化協調管控水平。”該公司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辦公室成員張永貴表示,綜合管控平臺的建設,貫穿各工藝環節,將20多個智能化項目“織線成網”,最終形成一套有機融合、有效協同的煤礦生產鏈條,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安全,助力能源保供。
與此同時,加大煤炭保供也離不開全國統一煤炭市場的建設,其中,數字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依托‘煤電化路港行’一體化產業鏈優勢,打造了‘國能e商’平臺。該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合同簽訂、交易管理、履約管控等全流程線上化,實現了大宗煤炭交易‘一鍵直達’。”國家能源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延生說,今年以來,該平臺已實現超6億噸煤炭長協履約在線管控,提高業務辦理效率60%以上,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用戶少跑腿”。
“要發揮數字經濟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特點,推動煤炭產業數字化改造向全產業鏈縱深推進,助力煤炭行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更加智能化敏捷化的市場感知,賦能煤炭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理事長劉志江說。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