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雙碳產業
  • 綜合
  • “雙碳時代,構建新循環”|第十一屆零廢棄論壇圓滿舉辦

“雙碳時代,構建新循環”|第十一屆零廢棄論壇圓滿舉辦

2024-12-18 12:06:25 共話財經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既是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也是地球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挑戰的時代。零廢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口號,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自然負責的選擇,更是一種對未來時代的承諾。”

2024年12月13日,安徽合肥。阿拉善SEE華北項目中心主席蘇勇先生在第十一屆零廢棄論壇開幕致詞中詮釋了零廢棄在新時代的全新意涵。

零廢棄不僅關乎資源的高效利用,更是緊扣雙碳時代構建新循環這一時代脈搏。

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理事長張軍先生也在開幕式上表達了對本次論壇的期待,“我們深知實現零廢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次論壇能在宣傳推廣、凝聚社會力量方面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共同探索雙碳時代下零廢棄的新模式、新路徑。”

據悉,2024年12月13日~14日,第十一屆零廢棄論壇在合肥圓滿舉辦。

本屆論壇以“雙碳時代,構建新循環”為主題,共設置一個主論壇與五個平行論壇,由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阿拉善SEE華北項目中心、天津市西青區零萌公益發展中心主辦;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利樂包裝(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上海虹口綠色產業發展中心 、安徽省六尺巷慈善基金會支持;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上海浦東樂芬環保公益促進中心、北京諾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合肥市瑤海區無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循環智策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協辦。共有近180名來自政府、企業、媒體、社會組織等不同領域的參會者來到現場,參與此次論壇。

圖:零廢棄論壇合影

理想與現實:

中國實踐如何構建新循環?

今年的零廢棄論壇第一次來到合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副處長李明分享了安徽省“無廢城市”建設行動以及成果。他強調,“無廢城市”建設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對于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促進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懇請今天到會的社會組織、科研院所的朋友們加強宣傳引導,讓社會公眾都成為‘無廢城市’的參與者、建設者。”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城市環境工程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葉志隆研究員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廈門市開展垃圾分類后,每噸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強度從430kgCO2e下降到213kgCO2e;廈門市通過試點促成企業向社區購買垃圾分類碳減排量,引入社會企業資金,在鞏固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的同時,探索正向引導和激勵機制,讓經濟激勵真正落到了做好分類的社區相關方身上,為相關工作提供持續的動力。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助理楊光博士介紹,低值可回收物受益的是全社會,但是回收鏈條上的經營主體是虧損的,所以就無法運轉起來。他補充道,“基于低值可回收物邏輯看,最核心的關鍵還是要從經濟手段著手,利用杠桿來撬動回收利用過程。”對此,有些地方政府嘗試的提供低值補貼、兩網融合‘肥瘦搭配’特許經營等手段已經起到一定效果;而低值回收納入碳減排交易也將起到助力作用。

在構建新循環的過程中,因地制宜的本土經驗十分寶貴,但將中國實踐納入國際視野也很重要。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副研究員、助理主任趙娜娜分享了她作為中國代表團核心談判專家對新塑料公約談判的觀察。她表示,無論公約談判結果如何,國內限塑政策更多的是來自我們自己保護環境的自驅力,國內已經采取也將繼續采取措施治理塑料污染。

在“雙碳時代,構建新循環”圓桌環節,民建天津市委志愿者工作委員會主任安旭認為,循環在發展布局的時候,要著重規劃的部分,要將外部成本、社會成本納入考慮。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何葉認為,需要政府做出頂層設計,社會組織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澎湃新聞市政廳欄目主編王昀提出,我們一方面要落實生產、流通企業在回收方面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要跳出GDP的語境,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直面垃圾造成的環境不可持續的問題。自然之友垃圾減量項目主任孫敬華強調應從源頭減量,鼓勵以重用模式替代不易循環的產品,并列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堂食禁用一次性筷子取得良好效果,肯定了立法的重要性。

基于近年來,宏觀經濟下行,行政推動力度有所減弱,一些地方對分類工作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出現“垃圾分類是否還值得做下去”等聲音的憂慮,在論壇峰會最后環節,十四家環保社會組織提出《關于垃圾分類的共識與倡議》,再次闡明垃圾分類對于我國邁向生態文明的意義,呼吁社會各界看清當前真正問題、堵點之所在,共同找準有效的破局方案和路徑。

圖:《關于垃圾分類的共識和倡議》發布

在首日論壇結束時,零萌公益主任田倩向與會者展示了37家國內公益機構2024年在垃圾分類、減緩塑料污染、大型公眾倡導、培訓賦能、媒體影響等方面的工作亮點,不僅呈現了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激勵與展望。

企業行動:

可持續商業模式如何助力低值廢棄物回收?

在低值廢棄物回收與資源化研討會上,5位來自各利益相關方的嘉賓進行了發言。

美團青山計劃高級經理馬嘉瑋從外賣包裝設計、小場域回收試點及回收后再利用去向對美團在餐盒回收方面的行動做了介紹。她認為在保證餐品質量的前提下,外賣平臺可以在回收和再生利用方面為低值廢棄物的回收和資源化提供助力。

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何葉介紹了我國EPR制度的發展,并詳細介紹了我國飲料紙基復合包裝EPR實踐。提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EPR制度,當中要以行業自律與企業主動履責為核心,區別于歐美國家的政府主導。

杭州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羊孫飛分享了在不改變目前收運模式的情況下,如何開展其他垃圾二次分揀,通過技術手段做到其他垃圾中50%的低值可回收物被回收,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他強調,這需要政府部門轉變思想,支持更多二次分揀試點模式的開展。

上海萬物新生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牛海燕介紹了回收企業通過數字化方式在社區開展全品類有償回收的具體行動,表示垃圾問題的解決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參與,才能更好的提升回收量。

鄭州環境維護協會執行理事長楊曉靜給與會者帶來了環保組織聯合政企、公眾資源,提高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比例的優秀實踐。稱環保組織是低價值可回收物建設體系中的調和劑,可以通過協調更多相關方,做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

圖:圓桌環節|促進低值廢棄物回收,構建多方參與的回收處理體系

最后,楊光博士、合肥高新區綠跡環保垃圾分類發展中心理事長范士俊與羊孫飛董事、牛海燕總監、楊曉靜理事長就“促進低值廢棄物回收,構建多方參與的回收處理體系”開展了圓桌討論,期待通過可持續商業模式的構建、政府部門支持、多方共同參與可以實現低值廢棄物的有效回收與資源化利用。

多元體系:

梳理在地利益格局,嵌入垃圾治理空間

民盟廣東省委農業與生態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熊孟清博士從嚴謹定義、科學評價、找準抓手和拓展業務四方面交流如何務實開展垃圾治理,強調垃圾治理不僅要注重具體事務,更要看其內生動力、活力和可持續性;垃圾治理必須接受法律法規、文化、風俗習慣、技術和時間的檢驗。他建議社會組織明了自身位置和可以做什么,進而找準抓手,并圍繞“垃圾”和“治理”的主題拓展業務,編制利益網絡和豐富利潤點,平衡各方利益,在推動垃圾治理的同時,讓組織自身延續下去。

社會組織代表北京市昌平區它山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冷冬曉介紹了她在北京市霍營街道的工作經驗:落地社區就要把街道、社區不同位置的相關方都當成“戰友”,了解他們的職責、工作進度、需求、難處,從他們的視角“看見”和推動工作,持續有耐心地和不同利益相關方溝通交流,建立理解和信任,才能做到真正的“嵌入”。

作為社區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重要相關方,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寶程提供了物業視角:這些年物業行業在垃圾分類模式創新、制定標準、榜樣推廣等方面努力展開工作,但在物業費標準多年未漲的情況下,不僅是垃圾分類,來自住宅維護、消防、安全等各方各面的職責都在不斷加碼,往往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物業期望在垃圾處理費繳納、垃圾分類工作補貼、回收利用許可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曉楠教授總結道,社會組織過去考慮更多的是在垃圾治理空間中占據什么生態位的問題,但實際上還需更進一步,即思考如何構建新的生態系統。這要分成三步:破圈-融合-生態系統構建。只有在社會組織圈內和圈外的多相關方都形成可持續的、穩定的關系,形成價值和利益耦合,才有利于構建垃圾治理的生態系統。

圖:互動環節討論

工作坊環節,廣州善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發起人洪圖帶領現場伙伴在嘉賓分享的基礎上,借助工具表格,協助在場伙伴梳理各自的工作中,有哪些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并思考如何跟這些相關方建構有效的合作關系。

行業經驗:

多方協同助力新茶飲包裝減塑

平行論壇三的主題是“多方協同助力新茶飲包裝減塑”,該論壇聚焦新茶飲行業在塑料包裝使用方面的現狀與挑戰,探索環保包裝的創新路徑,推動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毛達分享了在國際塑料公約背景下,新茶飲行業發展最具有“雄心”的理想愿景:國家層面設定更高的回收和再生目標,督促品牌商履行生產者延伸責任,重用杯商業模式迅速普及,同時公眾也應逐步擺脫一次性的消費方式。

圖: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毛達分享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副秘書長陳巖表示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設計的目的是提高廢塑料的回收率和高值化利用率,因而需要通過設計讓廢棄的塑料制品易于被正確識別和分揀,易于進入回收體系和再生體系,以便盡可能實現廢塑料的高值化利用。

REDO重塑設計創始人朱慧博士認為可持續設計是推動包裝創新的有效方法。他提出新茶飲包裝可以通過“上游創新”和“下游創新”來減少和改善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游創新”即在設計開始之初就采用系統性的創新思考方式,考慮包裝在全生命周期的物質流動;而“下游創新”則在包裝的回收和再利用中進行創新。

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執行副主任陳娟娟分享了對新茶飲包裝減塑指標體系的研究結果,通過對新茶飲企業的減塑戰略、信息透明、減塑行動、公眾溝通與傳播、信息發展五個方面進行評價,表示目前大多新茶飲企業減塑均處于準備和起步階段。

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沈蘇南分享了蔚藍地圖APP上開展“自帶杯隨手拍”活動,發現93%的新茶飲門店沒有明顯的可自帶杯提示,有較大改進空間,并倡導新茶飲企業與公眾共同參與到自帶杯行動。

太平洋環境資源中心駐重慶代表處無廢城市項目經理李春華分享新茶飲的減塑路線,建議新茶飲行業通過源頭減量(Reduce)、重復使用(Reuse)、有效回收(Recyle)、材料替代(Replace)這四條路徑來推行新茶飲包裝廢棄物減塑。

圓桌討論環節,牛海燕總監分享了“茶茶好杯,返航新生”等活動,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擺脫塑縛項目經理丁奕分享了餐飲外賣可重用模式包裝案例的研究,并表示將在2025年開展一項循環杯試點工作;合肥善水環保執行主任張登高表示可以從商務領域進行創新示范行動,推動外賣平臺落實減塑行動,多方共同助力新茶飲行業減塑效果提升。

行動故事:

潔凈自然,從山巔到海洋的零廢棄探索

2023年,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零廢星球項目聯合美團青山計劃共同發起青山公益潔凈自然行動,項目聚焦城鄉、荒野、海島領域開展社區垃圾減量回收、撿拾、跨界宣傳等行動。本次分論壇邀請第一期項目優秀公益組織講述過去一年在零廢棄實踐方面的行動和故事。

來自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高級項目官員王玨展示了潔凈自然行動第一期項目成果:在高原推動建立了70個零廢棄牧民家庭并開展超2885場公眾傳播倡導活動;在7個城市的13個社區、8個校園落地垃圾分類工作;在舟山市青浜島和福州市東庠島啟動零廢棄島嶼項目;通過兒童劇《瓶子的麓湖歷險記2》和環保舞臺劇《如何殺死一只鯨》的形式倡導公眾參與零廢棄生活,過去一年項目觸達人次超40萬。并在2024年3月30日國際零廢棄日,SEE基金會攜手美團青山計劃正式建立“潔凈自然行動網絡”并對外發布宣言。

主旨分享環節,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項目專員洛松昂文分享了如何推動建立零廢棄牧民家庭;上海愛芬環保郝利瓊分享了如何通過加分計劃為地方伙伴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提供指導;上海海知趣機構負責人劉永龍分享了海島社區以及島民如何參與零廢棄島嶼建設,并講述與團隊核心成員在此期間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大城小村社會創新工作室的機構負責人李棣,講述如何通過藝術賦能引導兒童利用廢棄物參與零廢棄行動。

圖:圓桌環節-多元環境中的零廢棄治理新策略

最后,來自城鄉、荒野、海島以及公眾宣傳領域的11位嘉賓,分別圍繞“多元環境中的零廢棄治理新策略:高原、城市與海洋領域的創新與挑戰”和“藝術賦能零廢棄:通過跨界傳播倡導公眾踐行零廢棄”的兩個主題展開了圓桌討論,每位嘉賓都將所獲、所得、所思與現場參會者進行暢聊。

從倡導到行動:

公眾參與,從舉辦一場踐行“零廢棄”的零廢棄論壇開始

“公眾倡導遠遠不止是傳播與互動,還應與更多行動路徑,如行為模式的改變,公眾持續參與,個體行為和社會關系改變等相結合。”平行論壇主持人,北京諾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吳驍在開場時點出了零廢棄公眾倡導中,行為改變的重要意義。

接著,上海浦東樂芬環保公益促進中心(撿拾中國)項目專員舒格對公眾倡導的相關概念與理論框架進行概述,并解釋中西方視角的差異與共識,提出概念在時代中的演化。

主旨分享環節,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陶傳進教授分享了如何對公眾倡導類的公益產品進行評估和思考。他指出,公眾倡導中的節點問題都必須回答,每一個都少不了:公眾憑什么愿意?公眾有能力做么?是否對接到可持續運作的軌道?公眾倡導,要讓公眾在行動中,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種可能,感受到這種可能發生后讓自己更舒服。

元公益咨詢機構創始人王瑛分享從“傳播”到“觀念的轉變”最后到“行動”,行業中不同的工作手法,如零廢棄論壇、媒體聯盟、志愿者網絡等對倡導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她認為倡導的終點不是“讓大家知道”,還要思考如何讓行動可以“上得去”也可以“下得來”。

樂芬環保總干事王子人以“世界清潔日”為案例,從公眾宣傳、公眾參與、公眾動員三個角度去實踐公眾倡導,她認為公眾倡導主要是通過宣傳手法向受眾提出倡議,并提供路徑導入行動讓公眾參與。

諾路環保項目總監宮悅以“大型活動中的零廢棄倡導”為案例,介紹了近幾年諾路在倡導思路的兩大轉變:從利用場地到利用場景、從教育對象到合作伙伴與服務對象的轉變,共同去回應零廢棄理念在大型活動中如何對不同群體提供對應的價值。

最后,大家圍繞了未來“公眾倡導”如何切入到工作行動路徑中展開了探討與交流。

圖:現場互動

從認知到行動路徑,從倡導到模式改變,本屆論壇的組織者也將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充分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圖:零廢棄主題展之“零廢家園建設指南”作品

論壇現場,一場“零廢棄主題展”令參與者耳目一新,據悉,展品來自論壇前夕“零廢家園建設指南”作品征集活動收到的50余份投稿,同時展出的還有牛奶盒回收再生物品、無毒先鋒科普、廚余堆肥等環保場景和內容。

圖:零廢棄主題展之牛奶盒再生物品

參與者還能在論壇現場找到更多 “零廢棄行動”細節:現場毫無“一次性”瓶裝水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桶裝飲用水和酒店提供的茶杯;論壇物料均采用零廢棄設計思路,話筒托、倒計時板等均為可重復使用;據主辦方統計,論壇期間共產生廚余垃圾5.8公斤,其他垃圾約2公斤。主辦方、參與者共同進行了零廢棄會議的良好實踐。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雙碳時代,零廢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