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煤炭價格在曲折中攀升,一邊是煤炭資源在開采中浪費,提高煤炭資源集中度,走集約化發展之路,成為國內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去年山西省拉開的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大幕,奏響了國內煤炭資源兼并重組的強音,隨后新疆、內蒙古、山東、黑龍江,包括河南也加入到了這一兼并重組大潮之中。骨干煤企分享這次煤炭資源兼并重組的“盛宴”正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攥緊拳頭闖市場
山西煤企重組后,將形成3個億噸級、4個5000萬噸級的大公司
“2200多家辦礦主體減少到100家左右,將形成3個億噸級、4個5000萬噸級的大集團公司,實現攥緊拳頭闖市場,爭取行業話語權。”如今,一年過后,山西煤炭企業重組的訴求已經接近目標。
在此之前,山西一年產五六億噸煤,每年煤炭出省銷量占全國省際間煤炭凈調出量的四分之三,但是,只能聽任市場的波動。成因何在?煤炭工業主體太多、力量分散,難以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據數據,截至2008年底,山西仍有各類煤礦2600座,其中30萬噸及以下的小煤礦占80%以上,大企業大集團的產量僅占全省產量的一半,產業集中度明顯偏低;全省僅307座煤礦實現綜采,40%的小煤礦仍采用落后的炮采方式,機械化程度不到30%,掘進機械化程度只有25%。
痛定思痛。整體煤炭工業“多、小、散、亂”的粗放發展格局和模式讓山西下決心進行兼并重組——
數據對比
兼并重組前
山西省發改委一位官員表示,煤炭生產亂象更給了山西鐵腕實施煤企兼并重組的壓力——
安全生產方面。讓山西不能忍受的小煤礦粗放發展帶來的生命風險極大。大煤礦與小煤礦之間百萬噸死亡率相差數倍。小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高達骨干煤礦百萬噸死亡率11.3倍。也就是說,小煤礦每生產1噸煤要付出多于10倍以上的大煤礦開采的生命代價。
煤炭資源浪費。中小煤礦的資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這就意味著每采一噸煤就破壞和浪費4噸資源,如果按中小煤礦年產3.5億噸煤計算,每年要破壞和浪費寶貴煤炭資源就有14億噸左右。
偷漏稅款。據估計,近兩年,山西煤炭實際產量在8億噸左右,而每年的報表產量只有6.5億噸左右。僅此一項,全省每年流失稅費百億元以上。
兼并重組后
山西省發改委人士表示,這次煤企兼并重組實現了提高產業集中度、產業裝備水平以及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三重目標。兼并重組后,山西省煤炭產業實施了雄心勃勃的振興規劃。今明兩年,山西省煤炭行業將投入1800億元,用于48座大型礦井和206個循環經濟項目建設。
集約化開采成必然
我國煤炭行業科技貢獻率僅為24.2%,而美、英等國平均為60%以上
山西煤企兼并重組誘因不僅是辦礦主體的散亂,更主要的內因還在于一個煤炭外運大省因為辦礦主體過多,喪失了價格話語權。而山西謀求煤炭價格話語權的成因,正是近年來煤炭價格節節上漲,山西煤炭的貢獻與收益不成正比造成的。
近年來,煤炭價格一路曲折走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甚至局部地區在煤炭重組的條件下,煤炭價格出現了成倍上漲的局面。
“2009年,中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凈進口達1億噸,今年上半年進口達8000萬噸。這也成為推高國際煤炭價格的因素?!敝袊禾窟\銷協會觀察員李朝林表示。
煤炭價格上漲,讓煤炭產出大省獲益,但是,在不同辦礦主體之下,特別是技術裝備落后的小煤礦資源開采浪費現象又大量存在,合理有效地開采煤炭資源,提高煤炭資源利用效率,成為國內煤炭大省必然選擇。
河南之外,新疆、山東等省看到了山西煤炭兼并重組的利好之后,紛紛跟進展開了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
提高開采效率的題中之義還包括落后生產能力的存在,整體技術水平太低。據介紹,國內煤炭行業科技貢獻率僅為24.2%,低于美國、英國、日本平均60%以上的水平。
而隨著全國煤炭產量的大幅增長,高強度的資源開發已加劇了礦區生態環境惡化,治理力度遠落后于開采強度,又加重了環境破壞程度。與煤炭開采的同時,煤炭生產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煤泥等伴生礦物也未能有效利用,只有集約化開采,才會有實現綜合利用的條件。
李朝林表示:“目前,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2008年的比例分別為76%和69%,作為支柱能源,煤炭的開采與利用必須走安全、高效、環保的科學發展之路?!币簿褪钦f,提高煤炭開采的集中度,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提高節能減排水平,在盡量降低煤炭作為終端能源使用的比例的同時,推動煤炭資源清潔化利用,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成就區域性“巨無霸”
2015年,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產量要占65%以上……
“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再次點題重組,這已成為政府意志的體現。企業做大,才能在國內國際煤炭供應格局中站穩腳步,才能穩定供應渠道,提高抗風險能力。”李朝林表示。
從國內看,以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為代表的全國性、區域性煤炭“巨無霸”不斷擴能,形成了一批億噸級和千萬噸級的煤炭大基地、大集團。這也給了區域煤炭大省以壓力,做大區域煤企也成為爭奪煤炭市場話語權的必由之路——
數據對比
國外:從世界產煤大國的發展趨勢看,澳大利亞前5位煤炭企業占總產量的七成以上;美國前4位煤炭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45%以上;德國近2億噸煤炭全部由一家公司生產等。
中國:來自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產量5000萬噸以上的煤炭企業共產煤炭7.1億噸,僅占國內全年煤炭總產量的24.7%左右,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的企業總共43家,其中有33家煤炭產量在1000萬噸~4000萬噸之間。
日前,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賀佑國明確表示,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框架已基本擬定,“十二五”期間將優先建設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到2015年,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產量要占65%以上,形成20個1000萬噸~4000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
李朝林表示,要實現5000萬噸以上煤炭企業總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65%以上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國內煤炭行業將會出現大型煤炭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將成為煤炭資源整合的新方向。
6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傳出消息,包括煤炭、天然氣、電力、石油等多種能源消費版圖中的地位將出現深度變革。
消息指出,煤炭企業產能將進一步提高的文件正在討論之中。在主要產煤省份已經或者即將進行煤炭行業整合的前提下,煤礦產能將會進一步限制到年產120萬噸的標準。山西煤礦整兼并重組上限標準是90萬噸。眼下,河南省兼并重組的上限標準是30萬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