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山西煤老板轉型進行時

2010-08-12 12:44:23 煤炭網

去年開始,山西省率先推進大范圍煤炭資源整合,引起全國關注。隨著大批煤炭企業及民營資本退出煤焦領域,上千億元退出資金和眾多煤老板的方向選擇,再次成為社會焦點。

換個地方“打槍”的無奈

記者采訪中發現,山西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后,原產煤大縣(市)鄉寧、河津、洪洞等地的民間煤炭經營者不少轉向外省,開始重操舊業。

“多數都轉向了內蒙古、寧夏、新疆和甘肅,因為目前這些省份的煤炭資源整合力度還沒有山西大。”一名常年靠經營販賣煤炭為生的河津“煤倒”告訴記者,在他所熟悉的煤老板中,只有少數開始做酒和食品生意。

為何繼續投向煤產業者居多?“煤老板一般文化程度比較低,對于高科技等新興產業缺乏認知,也就缺乏轉型的軟實力。”臨汾一名煤老板分析說,包括他自己在內,只熟悉煤炭這個老本行,因此沒有轉行做別的產業。

“以前在山西做煤時,跟內蒙古的客戶常年打交道,互相很熟悉,做煤炭生意也順手了,所以又來到了內蒙古。”他說。

此外,受訪者表示,煤炭領域民間資金整合退出后,轉向投資其他產業少,與煤老板的種種顧慮也有關系。

“沒有足夠多的平臺供我們轉型,也沒有太多的政策進行扶持和引導,由于缺乏融資渠道,有錢人的資金并沒有被利用起來。”太原一名煤老板說,對于自己能做什么,周圍的多數煤老板都感到很迷茫。

“其實,誰都知道,開煤礦風險很大,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傾家蕩產。”他說,但在沒有其他更好出路的情況下,多數煤老板只好重操舊業。

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歷。早在幾年前,他就曾轉產搞畜肉加工行業。剛開始信心十足,兩年后卻發現這個行業并非想象的那樣簡單。與煤、焦行業曾經“日進斗金”相比,畜肉加工業投入大、回收慢,競爭激烈,巨額資金投進去卻未見聲響。

“我們目前沒有一個全省范圍內的協會或是商會,能夠把大家組織協調起來,帶動和引導煤老板實現轉型。” 這名在煤炭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煤老板說,浙商和閩商都有自己的商會,可以“指到哪兒打到哪兒”,但當代晉商尚缺乏這樣的凝聚力。

告別煤炭,“待嫁女”期遇“如意郎”

“減少礦井數量、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只是煤炭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方面。如果大批涉煤資金退出后沒有出路,就不算真正的轉型。”太原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王靄林表示。

有跡象顯示,分散在山西各地、壓縮或抽離了老本行的許多煤老板中, 不乏轉型投入其他有前景產業的愿望,最大的困擾來自新路徑的選擇。而在山西一些煤炭主產區,政府通過因勢利導,嘗試將他們的資金優勢和再創業熱情導入當地產業優化升級的步調中,已開始收到雙贏的效果。

此前曾長期投資煤炭行業的李建明一直在尋找一個新的投資領域,“命運把我推向煤炭行業,但并不甘心挖點煤、掙點錢了事,一直想把積累的資金轉移到其他朝陽產業上,也為社會做點貢獻”。而2009年長治市啟動的發展光電子產業規劃,讓他找到了共振點。

李建明的動心,始于長治市委、市政府前期的扎實調研,“這個產業是否可行,市場潛力如何,政府前期做了大量調研,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減少了風險。政府鼓勵我們轉型到高科技產業,我正好借這個東風換一條新路”。

現任長治市LED光電子產業園區副總經理的李建明介紹,LED產品運輸成本不是很大,主要還是靠技術和資金含量,在內地城市完全有希望做起來。而長期倚重煤焦產業和重化工業的長治市,正是把發展光電子產業確定為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口”之一,目標是打造一個代表著中國光電子發展先進水平和山西產業最高水準的上黨“光谷”。

在山西另一個煤焦主產區呂梁市,一批煤老板退出煤焦領域后,持幣觀望,也在力圖尋求新的項目和投資機會。“在呂梁,煤老板擁有400億元閑散資金,政府面臨著雙重壓力:引導好,可以實現二次創業;引導不好,則會造成浪費和投資方面的扭曲。”汾陽市副市長譚曰文說。

汾陽市的主導產業是“一黑一白”(煤焦、白酒)。當地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產地,但多年來由于發展起點低,加上當地酒廠各自為戰,汾酒的銷售收入去年才剛突破30億元。

“如果汾酒與煤炭領域的閑散資金結合,既可為煤炭企業轉型提供平臺和項目,也能為名酒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持。”譚曰文說,對于汾酒集團而言,做大做強是企業的夢想;而對煤老板來說,借助汾酒和杏花村品牌比較容易占領市場,獲得較大的收益。

呂梁市政府與汾酒集團已就建設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達成共識:從今年開始,用3年時間新建5平方公里酒業集中發展區;新增酒產量10萬噸,增加銷售收入100億元。

“一期投入的50億元資金中,有一半來自汾陽鄰近的柳林、中陽等縣的煤炭閑散資金。”譚曰文說,外地煤炭企業有意向進入這一項目者眾多,但受土地限制,當地將實行分期準入。

扶持和引導必不可少

山西省銀監局去年的一次調查顯示,山西煤礦兼并重組中退出的資金約有1400億元左右,而一些社會組織則認為不止此數。煤炭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隨著其他省份的跟進,山西煤老板轉戰外地重操舊業的空間會越來越少。在“后煤炭資源整合”時代,巨額沉淀煤資的投向,在煤炭第一大省已是一個上上下下都高度關注的問題。

去年“農博會”期間山西曾大力吸引煤老板投資農業,也曾為其搭建食品、旅游、文化等領域投資平臺。有關人士認為,退出煤炭領域的民營企業家有巨大投資潛力,而能否發揮好這個潛力,實現轉型再創業,政策扶持和政府引導十分關鍵,一些地方的經驗可供借鑒。

扶持新興產業來吸引。“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環保、高能耗的產業,綜合考慮市場、政策導向、技術人才等各方因素,選取發展產業。”長治市副市長曹惠斌說,“讓投資者找到一個愿意投資的,風險相對小、發展前景相對好的產業非常重要,而且要盡可能形成一個產業鏈。”

依托傳統優勢產業來吸附。“可以將煤炭領域的‘托管’模式運用到山西釀酒、釀醋等傳統優勢領域,告訴投資者,其實這種投資跟辦煤礦是一個道理。用投資者所熟悉領域的道理來打動他們,更容易讓人接受。”譚曰文說。

消除顧慮,建立投資者對政府的信任度。“為讓煤炭整合中沉淀下的資金投向新產業,我們設立了一項‘種子基金’,實質就是政府跟企業一起擔風險,更重要的是讓企業看到政府的決心。用20%的國有股份,來撬動80%的民間投資。”曹惠斌表示,要讓企業感到,政府會與其共存共榮。

受訪者認為,引導民間煤炭資本參與發展和轉型,并不是像上幾個項目那么簡單。必須通過政府的扎實工作,社會多方促進,激勵它們轉向符合科學發展和產業政策要求的領域,并讓現有的轉型投資者賺錢,同時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如此,才能贏來更廣泛的參與。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山西 煤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