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煤變油 在伊泰變為現實

2010-08-19 10:34:50 內蒙古日報

 國內首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間接液化項目,伊泰一期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的成功,再次拉開伊泰集團二次創業、又一輪騰飛的序幕。使國人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得以實現,對于加速煤炭行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煤炭產業發展水平,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帶動煤炭企業特別是地方煤炭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經過22年的發展,伊泰已發展成為以煤炭生產、經營為主業,以鐵路運輸、生物制藥為互補,形成了產、運、銷完整體系的大型企業。已成為中國企業500強(第248位)、全國煤炭百強(第20位)企業、鐵道部百家大客戶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地方煤炭企業。“伊泰”商標為煤炭行業第一枚“中國馳名商標”,“伊泰精煤”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為“國家免檢產品”。2004年初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到2010年煤炭產銷超過5000萬噸的重點企業。2004年8月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規劃建設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業之一。具備了大發展大建設的雄厚實力。

一業為主,多業互補,走科技創新之路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在偶然中形成了必然,就在伊泰對未來長遠發展進行規劃、謀求產業提升時,以李永旺帶頭的一批中科院科研隊伍已在加緊對中國煤制油的研發。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曾在錦州運行了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建立的一座早期合成油廠。后因大慶油田的發現,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我國的煤制油事業一度陷入癱瘓狀態。文革過后,國家要恢復被擱置的許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煤制油項目。此時,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承擔了這一項目課題的研發,即煤間接液化。然而,因基礎條件的薄弱,人們思想覺悟層次的不同,我國的煤制油項目艱緩而行,一切都是在不斷的摸索。就是在這段摸索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以李永旺教授為骨干的科研人員。他們中的成員后又陸續出國深造。

以李永旺同志為例,出國深造期間,讓他看到了國內研究的煤制油其實是國外早已經研究過的東西,為國效力、爭光的欲望,讓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勞。

1997年回國后,正好又一次遇上中科院討論對煤間接液化科研進行與否的時候,因為科研經費,內部的不同意見,外部的強烈攻擊,科技人員處在十分惡劣的地步。也是這個時候,山西煤化所所長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剛從國外回來的李永旺教授。至此,可以說我國的煤間接液化科研才是真正的開始,以李永旺教授為首的團隊,開始進行著新的征途,到2000年,很多較以前先進的研發成果從實驗室研發出來,喜悅過后,李永旺教授提出了他新的想法,要求上中試項目,報請煤化所討論。當時的油價已上漲到20美元每桶,國內企業開始關注這個項目。

1998年到2001年,伊泰正處在煤炭市場的疲軟與企業改制雙重壓力之下,處在一個十分艱難的時期。然而,伊泰集團公司始終與山西煤化所保持交流、討論研發該項技術的問題,山西煤化所也在加緊策劃建設中試平臺,到了2002年,剛剛從困境中走出來的伊泰集團,伊泰集團黨委、董事會成員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實地考察后,決定合作開發煤基合成油技術。2002年5月18日,伊泰集團投資1800萬元(不到一周時間全部注入),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簽定《聯合開發煤基合成液體燃料——漿態床技術的協議》,享有該技術的優先使用權。伊泰集團在支持完善了實驗室的同時,還資助改善了山西煤化所的工作生活條件,使技術科研團隊深受感動。用科學家李永旺的話說就是:“在和其他大企業談及資金支持時,一談就是半年,很困難。而和伊泰集團談資金支持方案時,從來沒超過半天。正是有伊泰快捷、大力度的支持,才使得山西煤化所煤基合成油中試裝置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發展非常順利。”

2002年9月,聯手建設的千噸級中試裝置試車成功,打通了流程,并獲得了油品大樣;2003年底產出高品質柴油;2004年10月取得中試技術突破,“煤基液體燃料合成漿態床工業化技術”的核心技術通過了中科院成果鑒定;2005年9月煤制油技術通過了科技部863專家組的驗收;2006年1月煤制油技術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驗收。

成果鑒定認為“煤基液體燃料合成漿態床工業化技術(合成技術)在工藝、設備及催化劑研究試驗方面都已取得可靠的成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了建設示范廠的技術條件”。

攜手中科院 打造新能源

2005年8月中旬,基于山西煤化所在煤基合成油催化劑和漿態反應器等核心技術的試驗成功,伊泰集團及時決策,提出建設年產48萬噸(一期工程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并成立了項目辦,按照張雙旺董事長提出的“成功、速度、效益”六字方針,著手進行各項前期工作。伊泰煤基合成油項目的啟動更為有力地推進了煤基合成油技術多聯產系統的產業化進程。

在國家科研部門、內蒙古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關懷、重視、大力支持下,伊泰集團煤基合成油項目前期工作進展十分順利。2005年12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以內發改工字〔2005〕1832號文件核準伊泰集團煤基合成油項目。

2006年3月,伊泰集團和伊泰煤炭股份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實施項目建設。

為確保項目建設過程中能夠獲得中科院更加有力和可靠的技術支持,通過協調,2006年4月,伊泰集團出資22700萬元控股,聯合中科院、神華集團、潞安集團、徐礦集團、連順能源公司6家單位,組建成立了“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目的是要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已形成的自主知識成果產業化、商業化運作,同時也為伊泰自身項目的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力量。標志著伊泰集團成為目前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煤基合成油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擁有者之一。

項目2006年5月11日開工,去除設計滯后造成的影響,僅用2年零10個月的時間就建成裝置。伊泰煤制油項目的啟動,也標志著伊泰集團由傳統產運銷向煤炭深加工高新技術領域邁進的質的飛躍和提升。在整個項目進展的過程當中,伊泰遇到了很多過去沒有想到的問題。他們與合作方誠實守信,嚴格履行法律法規,高度重視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在屬于庫不齊沙漠的邊緣地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對于項目早日成功運行是至關重要的,為此,他們不僅滿足入職員工的應職要求,還增加了部分福利基金。員工入職后,都不間斷的接收從企業文化、安全規定、業務技能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的公司培訓,最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感受到伊泰誠信經營的理念。誠信是伊泰企業精神的基礎,也是作為伊泰人最重要的品質。

堅強的伊泰人克服重重困難,一道道過關。終于在2009年3月20日這個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出油了。

搶抓機遇 上馬煤制油項目

油,出來了!1000個日日夜夜的辛勤勞作,伊泰5000多名員工的期待。今天他們又一次用毅力與事實給世人、給歷史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也證明了伊泰人那種敢于拼搏、不斷創新、不畏艱險的精神。所有參與建設的人們不禁熱淚盈眶,讓我們記住伊泰煤制油項目建設和試車過程的特殊日子。

伊泰煤制油項目作為國內首套利用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煤間接液化技術的第一個成功運行示范廠。標志著企業投入高科技研發、實現科技創新與探索獲得了成功。實現了產學研有機結合,把科技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為大規模產業化建設獲取了工程經驗,驗證了工程技術工藝,形成了具有可持續創新能力的核心技術支撐體系。項目主動承擔了國家煤制油實現產業化的責任和風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也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科研、生產、管理人才隊伍,形成了支撐我國煤基液體燃料自主創新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以該裝置作為實驗平臺,可進行催化劑實驗、新產品開發等研發工作,進行多種產品聯產研究,不斷提高集成技術水平。

同時對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基合成油技術的產業化,大力實施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潔凈高效利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對于加速煤炭行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煤炭產業發展水平,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帶動煤炭企業特別是地方煤炭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在示范項目成功的基礎上,伊泰集團擬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煤化工基地建設年產540萬噸煤制油工廠。

這里要提到伊泰的“四個不變”辦企原則:即堅持加強黨對企業的領導,集團公司黨委是領導核心不變;堅持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方向不變;堅持依靠廣大職工,充分尊重廣大職工的主人翁地位的宗旨不變;堅持為地方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作出貢獻的思想不變。多少年來,他們一直秉承這一原則。

過去伊泰是靠大膽探索、科學決策和管理創新發展壯大起來的;未來依然是挑戰與機遇共存,收益與風險成正比。伊泰甘愿冒這樣的風險,甘愿做這樣的先行者、探索者,甘愿由傳統煤炭產運銷向著煤炭深加工領域提升實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自己的貢獻。

煤變油,這一偉大的創舉,已經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家首開先河、勇于創造的經典力作,這一令人矚目的創新力作,必將拉開伊泰集團的第二次創業、又一輪騰飛的序幕。到2020年,伊泰集團將由目前的資源型、粗放型生產企業轉變為集煤炭生產與液體燃料、石油化工等化工原料和后加工產品生產為一體,上下游一體化,資源合理配置,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型煤化工生產企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重頭越。與時俱進從未止步,開拓創新永不停息,肩負著神圣的職責和產業報國的理想,相信伊泰人會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煤變油 伊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