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缺口頻現
全國不少省市均出現了用電趨緊或用電缺口加大的局面。相關數據顯示,7月全國全社會累計用電量達到239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月份當月用電量38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分行業來看,第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用電累計增速分別為6%、23%、15%和13%。
分地區看,浙江省最近統計顯示,其統調供電能力在3950萬千瓦左右,用電缺口較前期已然加大。這其中,寧波市電力缺口達到100萬千瓦左右。為此,從8月12日起,寧波市把有序用電缺電響應等級由III級提升到IV級,這也是2004年以來,寧波市出現的最嚴重的一次電荒。
北京的用電缺口也達到了313.5萬千瓦。但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對外保證,絕不拉閘限電,河北5市也將限電保京。
安徽省電力公司測算,今年全省夏季高峰最大用電負荷達1830萬千瓦,扣除機組欠發容量和各種發電受阻因素,全省夏季高峰最大可調發電力僅1745萬千瓦,綜合考慮省外來電支援等因素,最大可供電力也僅1770萬千瓦。
建立預警機制
事實上,電荒現象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幾乎每年的夏季和冬季用電高峰都會出現“電荒”警示。
而對于解決辦法,部分業內人士給出的答案均是:促煤電聯動。“不能說這個辦法不好,但多年以來的呼吁一直卻未能實現,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中的可行性。”昨日,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現在的呼吁已然成為一個“忽悠”公眾的借口。
“但從根本上說,歷年來電荒的出現幾乎都是一樣的原因:行政需求和市場情況的不吻合。”崔新生進一步表示,尤其是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下,在制訂相關產業振興規劃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的電力需求來擬定政策,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建立用電需求緊張或寬松的預警機制,盡量避免電荒的出現。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