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團前身是大同礦務局,成立于1949年8月,是非常典型的資源型煤炭開采老企業。經過60年的發展,企業總資產達到近千億元,擁有員工家屬70萬,煤炭產銷量已經連續5年突破億噸,形成一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以煤炭為主,電力、化工、冶金、機械制造、建筑、建材、旅游等多業并舉的綜合能源大集團。
近年來,同煤集團步入了科學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在發展循環經濟上成效明顯,逐漸探索出一條資源型老企業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從2003年開始,同煤集團整體規劃建設塔山循環經濟園區。通過快速高質量建設,2009年6月,園區實現了產業鏈完整閉合,建成了我國煤炭行業的第一個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循環經濟園區。塔山園區主要有五大特點:
一是產業鏈條最完整。園區總投資204億元,包括1500萬噸塔山煤礦、1000萬噸同忻煤礦、選煤廠、坑口電廠、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甲醇廠、煤矸石磚廠、高嶺土加工廠、水泥廠、污水處理廠和鐵路專用線,共“兩礦十廠一條路”13個項目,構建起“煤—電”、“煤—化工”、“煤—建材”完整的產業鏈條。各個項目首尾相接、環環緊扣,上一個單位生產的廢料正好是下一個單位的原料,逐層減量利用,物料閉路循環。
二是資源產出最大化。園區資源產出指標在行業內居于領先水平。1500萬噸塔山礦是全球設計能力最大的單井口井工礦井。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特厚煤層綜放開采工藝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單產、效率、安全等指標上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工作面資源回收率達到90%以上。不僅對煤炭精采細采,而且對伴生物高嶺巖進行資源化利用,生產出目前國際上最細的6250目煅燒高嶺土。
三是資源綜合利用最優化。同煤集團力求將有限的資源做到無限利用。塔山園區變輸煤為輸電,實現了資源就地轉化,節約了大量運力資源、能源資源和經濟成本。園區通過多級循環,綜合利用,使園區產值增加了3倍;并且減少了排放,對煤矸石、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實現了就地消化,變廢為寶,園區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園區生活和工業廢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進行復用,基本上做到廢水“零排放”。
四是節能減排最顯著。園區各項目全過程嚴格減排,并通過實施大面積、廣覆蓋、全方位的礦區綠化和矸石山治理工程,原煤生產能耗等指標屬于國際領先水平。特別是園區資源綜合利用電廠通過熱電聯供,取代了大同礦區240臺分散燃煤鍋爐,解決了55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噸,煙塵排放量6900噸,礦區空氣質量大幅提升。2009年,礦區二級以上良好天數上升到341天。特別是已經積累了42萬畝森林碳匯資源,地跨3地市11個縣區,是全國面積最大的“自營坑木林”基地,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五是地區經濟帶動最突出。塔山園區不僅實現了“循環”,而且做到了“經濟”,2009年園區實現利稅26億元,上繳稅收占到大同市南郊區的50%以上,同時極大地推動了園區周邊新農村建設。
同煤集團圍繞建設塔山循環經濟園區,實現了產業延伸和發展方式大轉變。“十一五”期間,同煤集團建設7座千萬噸級礦井、4座電廠在內的31個結構調整項目,已經陸續建成投產,實現了由單一煤炭產業向煤炭、電力、化工、冶金、機械制造五大主業的調整。
同煤集團建設塔山循環經濟園區的科學實踐,展示了循環經濟的強大生命力。回顧這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歷程,可以簡要歸納為“理念先入、戰略先謀、科技支撐、文化鑄魂”十六個字。
一是堅持理念先入,全面導入新型資源觀。理念先入是以理論為先導,體現為思想先到。面對可持續發展的眾多現實問題,同煤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循環經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低碳經濟理論、產業價值鏈理論為支撐,率先提出了“黑色煤炭、綠色開采”、“循環經濟、吃干榨凈”、“高碳產業、低碳技術”等新理念。確立了“大資源觀”,除煤炭外,煤矸石、高嶺巖、粉煤灰、污水等同樣是寶貴的資源,同樣要加以利用,實現價值最大化。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目標要做到“四最”,即對地質環境的擾動最少,對礦產資源的開發最優,對資源的綜合利用效果最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理念的超前引導,廣泛傳播,使企業上下在思想上產生了高度認可,帶來了行動高度統一,對循環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催化作用。
二是堅持戰略先謀,以大戰略引領大發展。戰略先謀在于超前謀劃。早在2001年,同煤集團組織人員到國際、國內新型煤炭企業實地調研,借鑒先進理念和經驗,同時,立足企業積淀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隊伍優勢、區位優勢以及資源優勢,反復分析論證,將發展循環經濟確立為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重大發展戰略。戰略先謀要立足高起點定位。同煤集團將發展循環經濟定位在為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煤炭工業發展探索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創造新標準。圍繞裝備、技術和管理創一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創一流,環境保護創一流的目標,制定了發展循環經濟的“3451”規劃,即面向項目、園區、區域3個層次;抓住源頭消減、高效轉化、綜合利用、生態建設4個重點環節;規劃建設塔山、朔南、東周窯、白家溝和軒崗5大循環經濟園區,最終構建起1個縱橫交錯的網絡化、立體式大循環格局。成立了循環經濟領導組,從組織制度上強力保障,隨著塔山園區的建成,其他4個園區也正在快速、有序推進,“十二五”期間將陸續建成。戰略先謀要體現出以新帶老、共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載體,是路徑,通過新項目、新園區的典型引領,示范帶動,實現了集團內部新老企業統籌協調、整體提升、跨越發展。
三是堅持科技引領,強力培育核心競爭優勢。塔山園區的科研投入占到園區銷售收入的4%,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幾年來,數十家科研機構、上百名高精尖技術專家匯聚塔山,攻堅克難,累計完成了100多項科技創新項目,一大批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技術運用于生產,對園區起到了強力支撐。一是先進工藝技術高度密集。塔山電廠是國內煤炭企業控股建設的單機容量最大的坑口電廠,采用的“火力發電直接空冷”技術、“等離子點火”技術等高新技術成果,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年產兩億四千塊煤矸石磚廠是國內煤炭企業最大的煤矸石磚廠,首次采用機器人操作等先進工藝技術;另外,還有甲醇項目的干煤粉汽化甲醇合成技術、高嶺巖廠的“細磨煅燒”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的石膏脫硫技術,等等。二是現代裝備自主集成。園區裝備集中體現了大型化、集成化、世界級等特征。塔山礦的裝備是進口和國產、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的完美結合,通過引進德國大功率采煤機,與國內先進的放頂煤液壓支架組合集成,實現了設備的高產高效、可靠運行。特別是,正在進行的特厚煤層大采高綜放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是2009國家重大科技支撐項目,也是建國以來煤炭行業中最大的國家支撐項目。三是節能減排、低碳技術成功運用。塔山電廠采用高效靜電除塵設備,除塵效率高達99.85%;園區充分利用大同礦區風力充足的優勢,安裝了風光互補的照明設施;高嶺土廠煅燒窯產生的余熱用于干燥,每年節約標煤43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利用余熱建設發電系統,可解決廠區生產線30%的用電量。科技的創新和應用,使塔山園區實現了投資最省、見效最快、質量最好,已經成為園區最核心的競爭力。
四是堅持文化鑄魂,打造塔山循環發展模式。一流的企業做文化,一流的文化出標準。“制度管企、文化管人”是同煤集團的核心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在大集團大文化的指引下,塔山從園區到項目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特別是塔山煤礦創造了“六個典范”管理模式。即:瞄準先進目標,塑造一流礦井建設的典范;弘揚時代精神,塑造獨特企業文化的典范;堅持率先垂范,塑造優秀領導班子的典范;勇于開拓進取,塑造創新管理模式的典范;突出以人為本,塑造本質安全礦井的典范;樹立必勝信念,塑造爭創成功企業的典范。
塔山礦探索出了千萬噸級礦井的建設標準,同煤集團其他6座千萬噸礦井全部按照“六個典范”建設和管理。在實踐的基礎上,將“六個典范”作為一項重大課題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專家組鑒定。專家一致認為,“六個典范”管理模式可操作性強,實用價值大,對中國乃至世界現代化礦井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和重大指導意義。
塔山園區從體制和機制上全面創新,集全局之力,優先配置,構建了發展循環經濟強有力的保障體系。
一是在組織上強力保障。同煤集團成立了塔山循環經濟園區管理委員會,集團公司主要領導親自抓,40家部門分工配合,在項目核準、建設工期、工程質量、資金保障各個環節明確責任。每月集團公司主要領導主持召開重點項目推進會,研究解決園區建設的重大問題,快速推進。
二是在制度上強力保障。同煤集團建立健全了重點項目8項硬性制度,包括: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雙重協調例會制度、考核制度、投資管理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職能部門服務制度、招標管理制度、項目督查制度、項目事后評價制度,并由考核部門每月督查,跟蹤落實;把項目建設與項目負責人業績、薪酬掛鉤,嚴格兌現;率先制訂出了園區30項指標體系,確保了項目快速、高質量建成。
三是在建設運營上強力保障。同煤集團作為園區的建設主體,引進戰略合作者,全部采用股份制,統籌各項目間的成本和收益,保證了產業鏈正常運轉,實現了生產專業化、隊伍精干化、服務社會化、管理現代化,使園區整體效益做到了最大化。塔山礦在煤炭生產上進行專業化管理,在設備維護、地質測量、后勤服務上實行市場化運作,社會化管理。
同煤集團發展塔山循環經濟模式得到了中央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近年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李克強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親臨塔山,視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胡總書記稱贊塔山園區建設很好,要加快推進。溫總理肯定塔山循環經濟園區的路子走對了,高度贊揚塔山礦是最先進、最現代化的礦井。中國工程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專家評價塔山園區“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和深遠的示范引領意義,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代表了中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方向”。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煤集團將繼續加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在探索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有新的作為,為中國乃至世界煤炭工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