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科學評價,對市場需求預測不盡合理
市場要素成本過低,自動調節機制失靈
短期行政性政策居多,且時效性和協調性不好
從近年的情況看,產能過剩在我國的表現形態似乎變得越發復雜,其治理難度也不斷加大,日漸成為困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長期性問題。其主要原因是:
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不盡合理。我國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產能過剩判斷指標體系,學界衡量產能過剩主要是用行業產銷率、產品庫存、價格水平以及企業利潤等指標,間接說明產能利用的情況;而政府則是通過對部分商品的供求和行業產能利用的調查,并根據相關經驗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市場需求作出預測,來判斷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然而,由于數據的支撐極其有限,政府對市場信息的掌握可能不夠全面(或者是滯后),加之預測方法不一定恰當,對市場前景的認識和把握不足,很多判斷都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市場要素成本過低,自動調節機制失靈。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過剩會通過價格調整、市場范圍變化和企業退出等市場方式自動調節。但為何我國的產能過剩在部分行業屢治屢發,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企業的投資成本過低,企業在產能過剩條件下仍然“有利可圖”。如國有企業的土地和融資(或資金)等成本偏低,民營企業的勞動力和環保等成本過低。“有利可圖”的個體理性往往導致行業的非理性,加劇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擴張。
短期行政性政策居多,長期約束力不足。從前述分析可看出,政府采取的短期性行政命令,如直接限制產量、禁止投資和淘汰落后產能等強制性措施較多;而長期性約束政策,如提高環保、技術、質量標準等相對較少,且沒有建立長期的跟蹤檢查、監管、處罰等規范的法律制度,再加之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結果就是政策前期的效果顯著,而后期隨著執行力度的下降,其約束效應越來越差,甚至逐漸消失,從而導致過剩行業治理之后仍會死灰復燃。
政策的時效性和協調性不好,效果相對有限。抑制產能過剩政策出臺往往選擇在經濟和市場不太景氣的時期,并給企業預留一定的整改時間,而還未等到企業完全調整到位,市場需求卻發生了較大變化,過剩產品有時反而成了緊俏產品。在下一輪投資規模擴張中,大企業投資審批時間和周期長,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的變化,而小企業投資少、見效快,遍地開花,又加大了行業整合的難度。另外,治理產能過剩畢竟是壓縮存量和控制增量同時進行的,短期內將會加劇失業、降低 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等,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難度較大,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政策出臺與經濟周期性波動不匹配,導致其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