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綜合
  • 羅錦陵:應以市場經濟的機制發展產業聯盟

羅錦陵:應以市場經濟的機制發展產業聯盟

2010-08-26 09:31:08 搜狐博客

理論上,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是發展電動汽車最好的組織形式。因為產業聯盟可以共同就電池、充電系統、電機及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共同研發,甚至可以聯合制定向國家推薦的統一標準,以便進行批量生產時可以通過標準化、通用化,大幅降低成本,取得市場主導權。其中也含有了目前所盛行的所謂平臺化概念。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就是“聯盟”多產的一個行業。從上世紀80年代起,曾經在全國范圍內產生過幾乎囊括所有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拉郎配”式7大聯營公司,但不久就無疾而終。之后,也有許多不同形式的產供銷聯盟,也因沒有資產紐帶維系,和良好的運作機制而徒有虛名。

2009年以來,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推動之下,北京率先建立了跨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今年以來各地又紛紛建立了充滿行政色彩的地區性產業聯盟。在一年多以前政績式的Top10電動車聯盟誕生之后,現在又來了個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參與此聯盟的大部分是央企巨無霸,并號稱將整合優質資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研發提供統一的平臺,而且也將提高國際競爭力。

從歷史上看,這樣空前的央企大聯盟似乎并不多見,全球更是罕見。恐怕這又是一個“中國特色”。這里面有三個問題,第一,如此背景的央企聯盟,實際上是有以官方名義劃圈,在聯盟的旗幟下統一產業鏈的接口與標準之嫌,從而確保各自利益范圍,和某些壟斷地位的鞏固;第二,把一些具有先發優勢、“863計劃”成員的企業(包括民企)排除在外,這是國家的損失。所有產業的發展都不能僅僅依靠少數幾家央企,而是要靠不分所有制的所有企業共同努力。反言之,其他企業不得益,只有央企得益,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和不可持續的;第三,把相互間具有強烈競爭關系的企業硬組合在一起,在國內外都沒有成功的例子。現在國際上電動車行業企業的合作范例很多,但主流都是汽車廠和電池企業一對一的模式,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資產為紐帶或有良好的合作機制。譬如日產雷諾與日本NEC合資成立AESC;通用分別與韓國LG及日立制作所、新神戶電機合資成立的“日立車輛能源”合作;本田與GS湯淺合資成立Blue energy Japan;BMW與博世合作等等。

另外,在日本也有多家企業共同組織的開發聯盟。如由某風險企業牽頭組織了包括三菱、五十鈴汽車及電機、電池廠商等許多家廠商共同開發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包括底盤)。每家公司的加盟費用為2000萬日元(約160萬人民幣),開發成果有償共享。共享產品明碼標價。當然,這其中有一套共享機制的游戲規則。

組織任何聯盟都要本著市場經濟的原則,公平、公開、公正、自愿、互利互惠,有利于產業進步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原則來進行。不能因為這項產業好,就關起門來獨自享受,人為劃定參與者的范圍。這樣的產業聯盟肯定不是最先進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羅錦陵 市場經濟 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