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以來,我國累計新發現礦產地900余處,其中大型、特大型礦產地152處,重要礦產資源儲量顯著增長。調查還表明,我國待查明礦產資源量巨大,總體資源查明率平均為36%。這是記者從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召開的國土資源大調查礦產資源評價成果報告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重要礦產資源中,新增煤炭1300億噸、鐵礦石50億噸、銅3850萬噸、鋁土礦4.49億噸、金1830噸、鉀鹽4.68億噸。在此基礎上,商業性礦產勘查及時跟進,從而實現了在資源高消耗的情況下,重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仍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截至2009年底,煤炭、鐵礦石、銅、鋁土礦、金、鉀鹽等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分別比2001年底增長28%、11%、16%、30%、42%和23%。其中,一批大型、超大型礦的發現,使得鐵、銅、鋁、鉀鹽等國家緊缺礦產實現找礦重大突破。
此外,通過開發已有地質資料,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我國東部部分重點成礦區待開展的“攻深找盲”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北方老鋼鐵基地、長江中下游鐵銅基地、南嶺鎢錫資源基地、秦嶺鉛鋅銀資源基地、武夷鉛鋅銀資源基地等一批老資源基地進一步得到鞏固。
同時, 2006年啟動的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調查顯示,我國待查明礦產資源量巨大,煤炭、鐵、銅、鉛鋅、鋁土礦、金、鉀鹽、鎢、銻等預測資源量至少是查明資源儲量的2—3倍;錳、鎳、錫、鉬、磷等預測資源量是查明資源儲量的1倍以上。潛在礦產資源主要分布于老礦山深部及其外圍和西部地區。據介紹,“十二五”期間,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礦產資源評價力度,切實加強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不斷提高國內資源保障能力。
據了解,實施周期為1999—2010年的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主要針對我國土地、礦產、海洋等自然資源,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綜合調查評價工作,旨在為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為政府履行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土資源的管理職能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公益性國土資源信息。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