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一早我們就看到,不少煤體在宣傳煤炭板塊,并在其中結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 《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通過兼并重組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目標。進行個股的大力宣傳,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來看,近期煤炭股經過炒,實際上可能是一種相關機構利用媒體炒作,而吸引投資者高位接盤的信號。而從基本面來看,煤炭行業也面臨著周期性逆轉的可能,投資者應謹慎的看待其近期的暴炒。筆者提出煤炭行業可能逆轉風險主要是考慮:
首先,電煤矛盾已尖銳激化。國民經濟重要的能源企業,可以說電力與煤炭存在著“二重天”業績。在河南一些電力企業由于連續虧損,職工收入大幅度下降,20多年工齡的職工收入僅1000-2000元,而煤炭企業同樣職工則可拿3000-10000元,行業收入價格差也在加劇形成,電煤矛盾始終存在并深化。從目前上市公司層面來看,我們研究發現,許多電力企業仍然面臨著虧損的局面,如豫能控股、深南電等,而一些煤炭類企業卻是保持著業績增長的態勢,且利潤額與增長水平遠高于電力企業。研究認為并非是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弱于煤炭企業,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對兩類企業形成的“市場煤,計劃電”的格局所引發,煤炭價格可以市場化放開,而電力價格卻不能,這是造成兩類企業虧損與大盈的關鍵因素。從能源企業的國家層面來看,筆者研究認為,對于煤炭企業可以采取嚴格的價格控制來進行行業平衡,要么電力企業價格也給以市場化,但后者目前在中國現階段難以推行,因此為保持能源企業的平衡發展和經營業績的平穩,從電煤矛盾激化的角度來看,國家可能在未來對煤炭企業價格進行嚴格化的管理。
其次,國家將經濟政策從增長向發展轉變。最新國家戰略政策顯示,我國十二五期間,將對發展質量進行戰略布置,而避免通過高耗能來來帶動經濟的增長,因此我們預計不少產能過剩行業的煤炭需求將減少。
最后就是我國新能源電力開始進入實質性發展期。從現實來看,國家大力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出發點正確,共在建規模世界第一。比如中核集團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3號機組2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核電產業自主化取得的重大突破,意味著我國全面掌握了改進型第二代壓水堆核電站的工程設計、建造技術,為核電大發展時期我國進一步掌握三代核電技術,培養核心人才,推動核電產業自主化打下了堅實基礎。據統計,一臺100萬千瓦級核電站一年僅需補充30噸核燃料,一輛重型卡車便可運輸。而同等功率的火電廠一年要消耗 300萬噸原煤,相當于每天有一列40節車廂的火車為其運輸。
總體來看,今日的煤炭板塊的另類熱推,可能是一種主力機構的一種騙現,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目前炒高的煤炭板塊的逆轉周期,在投資市場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