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本身沒有什么不好,也沒有錯。因為沒有規模,企業就沒有話語權,沒有影響力,沒有競爭能力。”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對企業做強做大有著獨特、深刻的認識,“但是,企業在注重規模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結構。結構好,企業競爭力就強,效益就好;結構不好,競爭力就弱,效益就差?!?/p>
陸啟洲認為,企業發展不但要提規模指標,也要提結構指標,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轉變企業發展方式。到2020年,中電投集團低碳能源、清潔能源要占到50%,煤炭的自我供應能力至少要達到50%。“既要有大的規模,又要有好的結構。”
近幾年,中電投集團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不斷自我超越,其電源結構、產業結構上的優勢令業內外擊節嘆賞。
優化火電譜新章
燃煤火電在中電投集團裝機容量中的份額高達70%,在低碳清潔發展的趨勢下,實現燃煤火電高效、清潔發展成為中電投集團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回望歷史,在電力體制改革資產重組過程中,中電投集團接收了6家電廠,平均單機容量僅10.65萬千瓦,運齡超過20年的機組占運行容量的50%。在“上大壓小”過程中,近一半機組面臨關停命運。面對嚴峻現實,中電投集團化挑戰為機遇,主動調整、優化、提升火電板塊。
在2007年年初全國電力工業“上大壓小”節能減排工作會上,中電投集團鄭重簽下目標責任書,關停小火電機組82臺398.81萬千瓦。盡管困難重重,但中電投集團以節能減排為己任,不斷自我加壓,現已累計關停小火電118臺735萬千瓦。
“火電的發展,一定要以火電自身的競爭能力來決定,沒有競爭能力的火電項目一個也不能上。”陸啟洲如是說。
事實為證。在關停小機組的同時,中電投集團從嚴把控新建火電項目,向大容量、高參數方向轉變。目前,30萬千瓦以上機組容量占其全部火電容量的73.9%,在建17個火電項目中15個是60萬千瓦、100萬千瓦項目。
不僅如此,中電投集團還把目光投向了更為先進的IGCC發電技術,積極與國際知名氣化商、燃機商交流,與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快推進IGCC項目研究試點,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上海、廊坊等IGCC示范項目前期工作。
“十一五”以來,在電煤價格上漲、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下,中電投集團沒有降低節能環保投入,截至2009年年底,已提前完成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35%的目標,比向國家承諾的目標多減排5.2萬噸。目前,中電投集團供電煤耗為333克/千瓦時,比組建之初降低33克/千瓦時。2009年,中電投集團在重慶合川電廠建成收集1萬噸二氧化碳的脫碳技術中試裝置,進行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利用的研發。
中電投集團以拳拳之忱追求燃煤火電清潔、高效發展的軌跡清晰可見,循此軌跡將走得更遠、更好。
水核風聯袂奏強音
中電投集團緊緊把握低碳清潔發展趨勢,其總裝機容量已突破640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30%,居五大發電集團第一位。在建規模2141.09萬千瓦,其中核電、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規模720.99萬千瓦。
中電投集團所屬黃河水電與五凌電力將水電流域開發搞得有聲有色。8月17日,黃河上最大水電站———拉西瓦水電站第5臺機組并網發電,中電投集團水電裝機達1560萬千瓦,今年其水電發電量將達509億千瓦時。響應國家“走出去”號召,中電投集團海外清潔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總裝機容量約2000萬千瓦的東南亞伊江上游流域水電工程順利推進。
作為我國三大核電控股建設運營商之一,中電投集團持有除秦山一期外國內所有在運核電站股份,權益容量135.08萬千瓦;控股在建核電站2座(含等比例控股),容量694萬千瓦;參股在建核電站6座,權益容量187萬千瓦。2006年11月,中電投集團被賦予了建設運營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依托項目———山東海陽核電一期工程的重任,成為國內第三家核電建設運營商,其等比例控股的遼寧紅沿河核電4臺100萬千瓦機組將于2014年全部建成發電。按照國家大力發展內陸核電部署,中電投集團積極推進內陸核電發展,江西彭澤AP1000核電項目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內陸核電項目之一,采用AP1000技術路線的吉林、湖南、廣西、重慶等內陸核電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
加快發展新能源。依托國家規劃的江蘇、內蒙古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及吉林、遼寧等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規劃,中電投集團加快風電大規模開發步伐,目前其風電總裝機已突破100萬千瓦。
“風升水起核強勁”。今年上半年,中電投集團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累計實現利潤14.44億元,占全部利潤總額的68%,清潔能源的結構優勢已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和可持續發展優勢。
一體化流金產業鏈
在廣袤的東北、蒙東地區,一條產業鏈日益完善,這是中電投集團打造煤電鋁產業鏈的經典之作。
2004年3月16日,中電投集團與霍煤集團、通遼市政府簽訂《霍煤集團公司增資擴股、資產重組協議》,并于當年9月重組為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公司。當時,中電霍煤不僅有國內一流的露天煤礦,還有技術工藝均屬一流的電解鋁廠,并正在建設鐵路、水庫和籌劃煤化工項目。由此,中電投集團實現了從單一的發電企業集團向綜合型能源集團的戰略轉變。
今年6月12日,中電投集團控股的遼寧錦州港煤炭碼頭項目開建,一期建設3個7萬噸級煤炭裝船泊位,建成后裝船能力達3500萬噸/年。與錦州煤港相配套,一條起自錦州西港口站,經遼寧葫蘆島市、朝陽市至內蒙古赤峰市,全長287.7千米的運煤專線———錦赤鐵路已于2009年6月28日開建。此前,中電投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赤大白(赤峰—大板—白音華)鐵路已于2008年12月通車,全線長約331千米。
中電投集團蒙東產業鏈現已涉及煤、電、鋁、路、港,全面發揮著一體化協同效應,煤炭年產能已突破5000萬噸,電解鋁產能達到42.6萬噸。
中電投集團的另一條產業鏈是水電鋁。目前,黃河上游水電公司水電鋁聯營項目規模達到25萬噸/年,不僅能消納黃河上游的富余電量,更有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幾度春秋,幾度風雨,中電投集團走過了極不平凡的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
截至今年8月底,中電投集團資產總額達到4256億元,比2003年的877億元增長近4.9倍,相當于再造4個中電投集團。
今年上半年,中電投集團營業收入實現598.2億元,同比增長24.8%;利潤總額21.21億元,在五大發電集團中位居第二位,增幅最高,同比增長4.37倍;凈利潤12.79億元,同比增加23.86億元,位居五大發電集團第一位。
展望未來,到2015年,中電投集團將實現可控裝機容量1億千瓦,煤炭產能1億噸,資產總額6000億元,年銷售收入2000億元,利潤總額200億元;形成五大能源基地(黃河上游、湘西、東南亞水電,淮南、豫南煤電),五大能源及產業集群(蒙東、寧東、黔北、青海、新疆),三大核電基地(遼、魯及內陸),兩大新能源基地格局(隴、蘇),成為產業優勢突出,集群和協同效應顯著,在國內居領先地位的能源企業集團。
歷史成就了中電投集團,中電投集團也將創造歷史,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迎來更輝煌的明天。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