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上百公里的運煤大卡,仿佛“粘”在陜煤東運的210國道榆林段上,一天挪不了幾公里,一堵甚至能堵上一個月。
這是新華社調研小分隊近日在陜西榆林見到的景象。不過,雖然忍受著堵車和污染的煎熬,但運煤師傅們也阻擋不住坑口三四百元一噸的煤炭運到秦皇島碼頭就能賣到六七百元的誘惑。一趟活下來,就可以掙上萬元。
陜西榆林,這個提供了全國5%以上煤炭和5%以上油氣的全國第一產能大市,經濟增速連續七年全省最快,昔日極度貧困的邊塞之地一舉成為能源新都。
以能源為突出代表的資源優勢,是大西北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論是榆林,還是與之臨近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最近十年間,富集的能源為原本落后的當地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但能源開發在造就不少“一夜暴富”神話的同時,也加重了外界對于“一煤獨大”“原”字頭當家以及環境惡化的擔憂,凸顯出能源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性。
“以能源化工為主的產業利潤很高,容易產生擠出效應,造成其他產業萎縮,富市不富民。要轉變發展方式,首先要認清這個大形勢。”榆林市發展改革委綜合科科長楊揚一語中的。
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采煤塌陷區農牧民安置村烏蘭木倫村,63歲的村民王明仲住著200多平方米的別墅,衣食無憂,可他并沒有沉醉其中。“現在挖煤對我們有好處,有活干,能掙錢。但挖完就不好說了,還得要有別的營生。”
“十二五”期間,中國面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出任務,發展環境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的重大變化,大西北能源基地“十二五”將肩負更重的任務、面臨全新的挑戰。
越是煤炭、油氣資源富集的地區,轉型危機意識越是強烈。連日來,記者驅車行進在內蒙古西部、陜北和甘肅河西走廊進行調研時,處處感受到當地對破解資源型城市轉型難題、加快轉變方式的緊迫感。
“煤炭是我們產業鏈條的基礎,就像每天喝水一樣,我們不搞煤不實事求是。關鍵是以科學的方式和態度開采利用,不是簡單挖煤,不當煤老板,要在煤的深加工、清潔高效利用上多下工夫,大力發展非煤和新興產業。”鄂爾多斯市委書記杜梓有著自己的思考。
在保障國家能源供應的同時,也必須走出一條新路。新華社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當地干部這樣一個共識——西北能源基地轉變發展方式最重要的任務是轉變傳統的資源型增長方式,改變靠能源產量增長和價格上漲的舊有模式,更多依靠能源產業鏈的延長和多元化發展支撐未來可持續發展。
在西北地區看到,與過去的小煤窯、小采油廠遍布大不相同,如今經過資源整合,能源開發模式轉由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園區化承載、集群化推進。僅陜北地區的能源化工領域,就有25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傳統資源再多,終有枯竭的一天。甘肅酒泉、陜西榆林等很多地方已未雨綢繆,著手發展起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與此同時,更有不少地方在推動裝備制造業、物流業、特色農牧業、旅游業等多元化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未來發展提供了多元支撐。
“現在很多能源基地還在‘盛年時期’就已認識到了轉型的迫切性。”陜西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裴成榮說,在有資源、有實力的時候早早謀劃轉型,延長產業鏈、發展新能源、實現多元化發展,不但可以更好地肩負起國家能源基地的重任,而且可以避免資源枯竭時成為“空城”的命運,逐漸擺脫對資源的依賴,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