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煤炭資源豐富,全市含煤面積1.1萬平方公里,占到全市總面積的52.4%。全市預測儲量1538億噸,探明儲量421億噸,分布在河東、霍西、西山、寧武四大煤田,煤種齊全,煤質優良,埋藏較淺,易于開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呂梁地區煤炭資源優勢開始得以體現,煤炭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煤炭產業作為呂梁市主導產業,給呂梁市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呂梁市煤炭產業發展中卻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帶來了很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我市的煤炭產業一直是粗放式的開采,回采率相當的低。這不僅對煤炭資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而且給環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2)煤炭企業的價格問題。從我市煤炭產業市場結構來分析,煤炭企業之間存在過度的價格競爭行為。呂梁市的煤炭產業集中度不高,小而散的格局造成了各個煤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各自為戰,互相壓價競銷,弱化了企業之間的價格牽制。呂梁市雖然是重要的焦煤生產基地,但是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話語權、定價權,稀缺、優質的資源優勢并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產品差異化程度低,也促使企業把價格競爭作為一個主要的手段。我市大多數煤炭企業產品還是最初級的原煤,產品之間存在很大程度的"同構型",這使得價格過度競爭成為一種必然。
(3)利潤率低下,產業技術進步緩慢。產業的過度分散使得眾多的小煤礦成為我市煤炭產品的供應主體,實現不了規模經濟效應,這意味著呂梁市煤炭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結構效率都是低下的。而這種分散的市場結構很明顯制約了技術進步,單個煤炭企業缺乏進行大規模的技術開發研究的經濟能力,缺乏技術進步和創新的基礎。
為了提高煤炭產業水平,優化煤炭產業結構,提高煤炭產業經濟效益,2009年,我市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通過兼并重組,全市礦井將由原來的288個變為111個,產能將由原來的8557萬噸/年變為10380萬噸/年。到2009年末,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以及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呂梁市推出了《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其中煤炭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1年,要形成3個生產能力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6個生產能力500萬噸級以上規模的煤炭企業,大集團煤炭產量占到全市的75%以上。到2011年原煤產量要達到9000萬噸,比2008年增加3000萬噸,比2009年增加350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180億元,新增利稅55億元,全行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410億元,實現利稅130億元。到"十二五"末,全行業年產量突破1億噸,銷售收入可達500億元,實現利稅150億元,年生產能力1.2億噸/年,煤礦礦井數量控制在90處。
通過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煤炭產業集中度會有明顯提升,而規模經濟將初步顯現,煤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將明顯增強,最終將有效提升產業市場績效。(煤炭工業呂梁地方煤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李晉仙)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