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能源論壇”上,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表示,在中國能源結構中,電力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而在電力結構中,非火電的比例將逐步增加,而煤電在電力中的比重將逐步下降,2050年可降至35%左右。
按照中國電力需求的預測和控制目標,2020年發電裝機容量將達13-15億千瓦,2030年發電裝機容量將達17-20億千瓦,2050年發電裝機容量將達25-28億千瓦。
他還表示,水電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第一重點,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可望分別達到裝機3億千瓦、4億千瓦和4.5-5億千瓦。
“還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2030年、205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總貢獻將分別達到2億tce(tce:標準煤當量)、4tce和8億tce。”杜祥琬說。
他還表示,發展核電是中國能源的長期重大戰略,2020年核電可望達到建成7000萬千瓦,使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總和占到總能源的15%以上。2030年核能達到2億千瓦,2050年達到4億千瓦以上,核能將可以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
除了電力之外,杜祥琬表示,到2030年中國國產天然氣將達到3000億立方米,加上進口可達到4000億-5000億立方米。
杜祥琬表示,天然氣(含煤層氣、頁巖氣和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天然氣)是較潔凈的化石能源,由于在中國潛在資源較豐富,應該把天然氣納入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