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氣荒會否重演?

2010-11-23 09:04:03 中國石油石化   作者: 孫巖冰  

天氣狀況、供求局面、應急能力……影響氣荒的諸多因素在2010年并未有充分改觀,要預防氣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本刊記者 孫巖冰

沒有人愿意看到氣荒發生。但不愿意不等于不會。

距離今年冬季用氣高峰雖尚有時日,可目前國內用氣需求增勢已趨明顯。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預測,冬季高峰期用氣平穩供應依然面臨一定的壓力。

2009年特殊天氣引發中國局部地區出現氣荒的窘境,在2010年是否會重新上演,引發各方關注。天氣狀況、供求局面、應急能力、準備程度……影響氣荒的諸多因素在2010年能否有充分改觀?

天氣詭難辨

2009年的低溫無疑是引發氣荒的罪魁。而在2010年,氣候因素仍然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媒體傳出的千年極寒論調,更加重了人們對2010年冷冬的擔憂。

好在世界氣象組織不久后就給予澄清——“最近有報道稱歐洲將面臨千年一遇的寒冬,這種說法是一種臆測,沒有權威和確切的科學依據。目前,所有長期預報都沒有顯示歐洲的這個冬天將格外寒冷。”

實際上,這種在民眾間傳播甚廣的說法一直都沒有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此前,我國氣候專家就普遍認為,由于氣候預測能力的局限,人類尚無法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做出可靠的預測。針對“千年寒冬”這樣的特別極端事件的預測,更缺乏可以信賴的科學技術和手段。

中國氣象局表示,當前全球氣候還處于持續性“溫暖”階段。觀測數據表明,近百年來的氣候變暖趨勢是一個全球性的長期過程。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出現“千年一遇寒冬”的可能性極小。

但是,不發生千年極寒并不代表這個冬天不會冷,甚至比以往冷,或者出現劇烈的波動——這是天然氣供應者最不愿看到的極端峰值。

據國家氣候中心分析預測,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但冷暖變化幅度較大,不排除部分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出現階段性強降溫情況。

在全國天然氣需求量最大的城市——北京,要不要提前供暖也在一次次的討論之中。盡管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共同分析后,得出暫不提前供暖的初步結論,但是室內初泛的涼意,仍然提醒著人們天然氣供應鏈即將繃緊。

供需矛盾大

事實上,今年冬天的供應能力與去年相比已經有所增加。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預計,今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將達9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14.5%。預計全年進口LNG120億立方米,比2009年的LNG進口量(553.2萬噸)提高了52.8%。除此之外,與去年相比,我國還增加了進口管道天然氣40億立方米。

“今年天然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說。

天然氣的輸送情況也有所好轉。川氣東送項目今年8月底投入商業運營,系統運轉日趨穩定,日供氣1300萬立方米左右;中亞天然氣管道B線比原計劃提前2個月實現全線投產,使得中亞管道雙線日輸氣量達到2450萬立方米,加上陜京三線將于四季度建成投產,天然氣的總體輸送能力還算不錯。
“雖然供氣能力有所提升,但需求增長得更快。”劉鐵男無奈地表示。

據專家預計,201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200億立方米,實際消費量約為960億立方米~980億立方米。

回顧往年,可以發現,需求的迅猛攀升是氣荒產生的源頭。從廣州市內的小餐館到郊外的陶瓷廠,從北京公路上的公交車隊到小區里的高層住宅,天然氣正逐步取代其他能源,成為烹調、取暖和交通的能源來源。國內從使用煤炭和石油轉向天然氣的改變速度,讓市場感到驚訝。過去十年,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長兩倍,未來十年仍將保持同樣的增長速度。屆時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構成中的比重將由現在的4%提高至10%。事實上,由于目前因供應短缺,需求還受到部分壓抑。[page]

需求側無序

發改委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88億立方米,再創4月份以來的新高,增長23.8%。1-8月表觀消費量69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

消費量的增加,一是因為既有消費區用氣量大幅增加,如上海和浙江1-8月用氣量分別增長65.6%、46.9%。山西省也展開“氣化山西”的研討,計劃到2015年實現全省天然氣全覆蓋的目標。二是因為新增市場擴展較快。隨著川氣東送項目投產及進口LNG增加,原來無資源供應的江西、廣西、福建等地開始大范圍使用天然氣。與此同時,包括新奧燃氣、昆侖燃氣和港華燃氣在內的燃氣分銷商都開發了很多新用戶,從而大幅增加了今冬天然氣市場需求量。在這些用戶結構中,嚴重缺乏可中斷和可調節用戶。這些問題2009年就已出現,在2010年并沒有得到有效改觀。

如同汽車銷售猛增刺激了汽油消費,地產市場繁榮同樣會帶動天然氣需求。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去年每日新增住宅面積近200萬平方米,較前年增長20%,這些住宅大多使用天然氣。目前,我國民用天然氣在天然氣消費結構中占57.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1.8個百分點。由于民用天然氣比重較高,冬季采暖期用氣量急劇攀升,冬夏用氣峰谷差巨大。以北京市為例,高峰時日用氣量超過4000萬立方米,低谷時400萬立方米,峰谷差達10倍,造成管道夏季低負荷運行、冬季超負荷運行,安全平穩供氣面臨嚴峻挑戰。

工業需求也是重要推動力。據介紹,目前的氣價按照熱值計算,不僅比油價低,甚至比煤價還要低。近20年,國內天然氣價格出廠價每立方米僅上調0.1元至0.3元,而同期煤炭價格從每噸80元至100元漲到現在的每噸600元至700元。天然氣性價比優勢明顯,大量原先用煤炭、油的化肥企業或工業用戶紛紛改用天然氣。

前些年電力緊張,許多地方發展燃氣空調,實現移峰填谷,緩解電力緊張。去年發生用氣緊張的杭州,包括市政府在內的許多政府機關均采用了燃氣空調。夏天使用燃氣空調的確能夠節電,但是冬天呢?

有鑒于此,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加強下游市場的需求側管理,正確引導市場消費,形成合理的用氣結構,是當務之急。”

目前國內僅少數城市在天然氣市場需求側管理方面走在了前列,政府部門在規劃、相關標準的制定、執行以及監管等方面都較為到位,充分預估了資源的可控性與安全性。

因此,針對目前天然氣需求的大幅增加,當務之急是理順和重新核定各地實際需求量,控制不合理需求過快增長,測算實際供需缺口,可由發改委、住房部牽頭,重新核定全國各地的天然氣需求總量,并根據供給制定全國性的《天然氣統籌發展規劃》,分階段分步驟發展用戶。需求側管理應制定全國的燃氣統籌發展規劃,調整能源結構,實現“政策性調峰”。

逐步調整天然氣的消費結構是“政策性調峰”的重要內容。城市居民和樓宇的熱水、采暖、空調耗能大約要占居民和第三產業耗能量的50%至60%,這部分能源消耗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天然氣建立分散的小型的冷熱電聯產、熱電或冷電聯產,可以使天然氣的利用效率達到85%至90%。

同時還要對用戶需求的跟蹤預測,形成需求曲線,智能調節供給,實現天然氣的季節性調峰。

有必要參照國外的成功經驗,將天然氣下游用戶分為優先開發、允許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種基本類型,便于對下游用戶加強規范化管理,防止需求側導致的用氣緊張局面。

儲氣庫緊缺

2009年突如其來的氣荒,讓國內最大的地下儲氣庫——中國石油大港儲氣庫群短時間內陷入超采狀態。而這是2009年唯一可以發揮調峰作用的氣庫。

這體現了我國儲氣調峰的尷尬之處:先建管道后建庫,導致地下儲氣庫建設明顯滯后于管道建設;管道和氣田調峰手段弱,滿足不了下游市場需要;已經掌握的建庫地質資源少,尤其是在東南、中南等這些主要天然氣消費區,利用枯竭氣藏遠遠不能滿足建庫需要,與未來建庫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地下儲氣庫設計及建設技術與我國復雜的建庫地質條件不相適應等等。

作為供氣的龍頭企業,中國石油目前的調峰氣量只占天然氣消費量的2%,遠遠低于全球平均15%~20%的水平。2010年,中國石油正啟動新一輪儲氣庫建設,計劃投入巨資新建240億立方米儲氣能力,相當于現在調峰能力的10倍。各地的儲氣庫建設正在加緊建設中。

然而儲氣庫建設周期一般都比較長。建設鹽穴儲氣庫要注水溶鹽、不斷“挖掘”,以保證鹽穴大小合適、穩定又密封。鹽穴儲氣庫的建設周期最少4年,建設一座枯竭油氣藏的儲氣庫則需要2年左右時間。

天然氣調峰氣量的需求往往滯后于消費總量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儲氣庫建設留下了緩沖期。但由于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留給儲氣庫建設的緩沖期太短。

因此,盡管儲氣設施建設不斷加快,但在未來幾年仍滿足不了全部的調峰需求。據預測,2015年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2148億立方米。即使快馬加鞭建設,到2015年,國內地下儲氣庫的工作氣量也僅達到當時年供氣量的約5%,同平穩供氣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而到2030年,我國的天然氣需求量將超過3500億立方米,相當于現在的5倍,隨著天然氣消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儲氣和調峰的需求必然隨之快速增長。在未來一段時間,調峰需求與儲氣設施不足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

目前,除大港油田地下儲氣庫已經建成,工作氣量約17億立方米外,江蘇金壇儲氣庫也正在加緊建設,并已部分投產。此外,8月15日下午,京58儲氣庫群第一臺注氣壓縮機正式啟動,注氣系統試運投產成功。京58儲氣庫群由京58、永22和京51共三個儲氣庫組成,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別古莊和韓村鄉,是由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負責建設并組織投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氣荒 天然氣 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