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ISO技術管理局通過了由我國提出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工業企業和區域節能量確定方法新技術委員會”提案,并由我國承擔該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這是我國承擔的第一個節能減排領域的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取得的一項重大突破。
同時獲得通過的還有我國提出的國際標準提案,這是一項包括改造項目、工業企業和區域3個層面節能量計算技術通則的國際標準。
據了解,2006年,ISO理事會提出在能源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中應采取更加主動的工作模式,特別強調了自上而下的標準化工作模式,以區別于以往由各成員國提出項目的方式,并決定成立能源戰略組。得知這一情況后,中國國家標準委即申請派員承擔該戰略組領導層的職務,ISO技術管理局任命法國能源環境署的一位官員和我國國家標準委公交部(現工業一部)副主任楊澤世為聯合主席。戰略組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當前ISO能效與可再生能源標準工作的缺口、優先領域,提出ISO進一步工作的建議,與相關國際組織開展合作。
在充分的前期研究的基礎上,2009年年初,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全面研究了節能量確定領域國際標準需求的情況下,提出了“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工業企業和區域節能量確定方法”的國際標準新工作領域提案。據該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分院博士李鵬程介紹,國際標準新工作領域提案如果獲得批準,可能成立某個技術委員會所屬的分技術委員會,甚至工作組;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領域提案,就可能成立一個技術委員會,而技術委員會是ISO最“高”的標準制定、修訂機構。這一提案先是由國家標準委工業一部的楊澤世副主任在ISO會議上作了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根據反饋情況對提案進一步修改,再經國家標準委向ISO提交。ISO首先將這項提案在相關成員國內進行投票,按照程序,只有通過成員國的投票,才能在ISO技術管理局會議上進行投票。由于技術準備充分,2009年9月中旬,該提案在ISO成員國內投票獲得通過。
但技術委員會的成立,最終要通過ISO技術管理局批準。為此,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針對相關成員國投票時提出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整理,準備了有針對性的回復意見,為提案的通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就從事節能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承擔了包括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內的3個節能領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工作,組織制定了《企業節能量計算方法》、《節電技術經濟效益計算與評價方法》等200余項節能領域的國家標準,培養了一批節能標準化的專門人才,并與國內相關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在相關領域具備了較為堅實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基礎。
眾所周知,節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選擇,各國都加大了研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措施的工作力度。但是,確定技術及政策措施節能量的ISO標準目前仍處于空白狀態。本次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的《改造項目、工業企業和區域節能量計算技術通則》國際標準,規定了改造項目、工業企業和區域的節能量測量、計算和驗證的通用性技術條件以及區域實施各類節能政策措施(如強制性標準、稅收優惠、補貼項目、宣傳項目等)的節能量確定方法。包括既有和新建建筑設施、工業設備及工藝節能改造項目的節能量測量、計算和驗證的通用技術條件,還規定了工業企業節能量測量、計算和驗證的通用技術條件,適用于評價工業企業在自愿性或強制性機制下的節能活動。這項標準還將有助于消除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節能機制的技術障礙。
據介紹,中國、美國、歐盟開展節能量確定標準化工作都有20多年的歷史。我國早在1991年就首次發布了《企業節能量計算方法》,1992年又首次發布了《節電技術經濟效益計算與評價方法》國家標準。美國于1996年發布了《北美測量和驗證協議》,到1997年的第二版正式更名為《國際能效測量與驗證協議》。歐盟于2006年發布了《終端用能能效和能源服務指令》,提出了開展能源服務和其他能效提高措施的要求以及相應的節能量目標。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和相對有限的能源供應之間的矛盾常常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而節能技術和政策措施是應對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只是由于缺乏節能量確定的國際標準,很多國家在采用和評估節能技術和政策措施時遇到了難以克服的技術困難。
李鵬程說,新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對掌握國際節能減排工作的話語權,服務國家節能減排戰略,擴大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此次提出的節能量確定相關國際標準建議是推動節能技術和相關技術政策實施的基礎性,也是建立市場化節能新機制,開展區域及行業節能管理、減排管理的關鍵技術基礎。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