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法能源公司實施科技興煤戰略,走資源利用率高和可持續發展之路,為做強做久煤炭主業打下堅實基礎。“十一五”期間,累計生產原煤1.12億噸,比“十五”期間的9525萬噸增加1668萬噸。
據鐵法能源公司計劃與工程管理部主任林智斌介紹,“十一五”期間,公司以國內乃至國際一流水平為參照系,本埠累計投資19.1億元,引進應用了全自動化刨煤機、大采高綜采成套設備和硬巖掘進機等采掘裝備,投資額比“十五”期間的2億多元增加近17個億。到2010年,綜采機械化程度達到99.40%,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達到99.93%,綜掘機械化程度達到74.50%,采掘裝備水平居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薄煤層全自動化開采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刨煤機設備達到4套,創造了刨煤機工作面個數、累計出煤量的全國第一,創出了單面最高日產9126噸,最高月產165567噸的紀錄。鐵法能源公司已成為國內煤炭企業采掘技術裝備的領跑者。
洗選系統常被稱為制約煤礦產能提高的“瓶頸”。“十一五”期間,公司圍繞洗選系統改造累計投資6.13億元,8個礦全部形成了技術國內領先的選煤集中控制系統;煤泥干燥系統已在4個礦井投入使用;在7個礦洗煤廠實施了洗煤灰分閉環改造。這一世界領先技術的應用,使洗產品穩定率達到98%以上,單個系統年效益超過300萬元。
推進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創新的激情,是企業崛起的原動力。“十一五”期間,公司組建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安全生產等方面展開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在一系列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牽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和中國礦業大學,首次成功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層開發了刨煤機全自動化成套技術體系,應用到部分礦井后,累計新增利稅28874萬元,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2010年度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小康礦聯合中國礦業大學實施了“極軟巖巷道失穩機理及互補控制技術”研究課題,解決了極軟巖動壓巷道圍巖控制難題,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煤礦矸石等廢棄物減排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實施,可保障鐵法礦區3~5年內實現地面矸石零堆放,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5年間,公司通過省部級鑒定的科技成果14項,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8項,鐵嶺市科學技術獎10項,擁有專利11項,榮獲2008年度“遼寧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稱號。
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鐵法能源公司在生產中通過精采細采,不斷提高資源回收率。每一個工作面的設計都制定多種方案,從中選取生產方式最優、丟煤最少的方案進行開采,做到能不丟的資源堅決不丟。加大廢棄煤柱回收力度,工作面實行折巷、斜巷、旋轉等變向開采,過舊巷開采,力求“顆粒歸倉”;推廣沿空留巷、水體下開采、膏體充填開采等新技術,變不可采為可采;利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開展生產補充勘探,在大興礦下煤組勘探出新的可采煤層;應用深部鉆孔技術,對大強礦深部進行找煤研究,獲得9257萬噸的氣煤資源;“十一五”期間,全公司通過精采精收多回收煤炭450萬噸,延長了礦井壽命。
來自鐵法能源公司地測處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公司采區資源回收率達到81.3%,比“十五”期間的79.3% 提高2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鐵法能源公司實施大集團發展戰略,吹響域外開發的號角。2007年以來,先后在內蒙古、山西開發了四處煤炭資源,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控制地質儲量36.1億噸,擬形成2840萬噸/年的域外生產規模。隨著東辰公司唐公塔煤礦、東新公司礦井改擴建的完成,兩對在建礦井——設計能力240萬噸/年的山西呂梁鑫巖煤礦和按300萬噸/年預留的大強煤礦的投產,以及長灘西井田的開發建設,到“十二五”末,鐵法能源公司域內、域外原煤生產規模將達到5000萬噸/年,為做強做久煤炭主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