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和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籌)聯合發布了《2010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報告》。據了解,該報告是上述機構對于節能減排產業進行整體觀察、描繪、分析的第2本年度報告。報告通過對節能減排產業進行持續跟蹤,為產業界、政府部門、投資界、學術界的決策者、研究者以及實踐者提供全面、權威、客觀、多元的參考意見。
從政治共識演進到產業共識
自2009年以來,全球的節能減排出現了新的形勢。最主要一點是,在科學界仍存爭議的情況下,氣候變化已經形成政治共識,低碳發展已經形成經濟共識。發達國家已經挾持其長期以來在產業、資金、技術等方面積累的優勢,積極謀求發展低碳經濟的主導權,在發展節能減排產業方面的成效開始逐步體現。作為典型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面臨著和發達國家不同的挑戰,就是節能減排和經濟增長需要平衡推進的問題。
《報告》指出,節能減排產業將成為國家低碳目標實現的中堅力量,該產業的發展將有效促進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平衡發展。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的中國節能減排整體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上述目標的實現途徑有三條,其一是政府行政手段的強制節能減排,其二是企業、社會各界自主、自愿節能減排,其三是市場推動的節能減排產業。該報告主編王小康(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會長)表示,政府行政手段推動的節能減排在短期內效果明顯,但易于反彈,屬于“猛藥”;企業、社會各界自主、自愿的節能減排受消費意愿、環保意識的限制,效果難以彰顯,屬于“保健品”;市場推動的節能減排產業是政策機制引導和產業發展內在需求的較好結合,類似于長期治療的系統性“治療方案”。可以預期的是,對于碳排放總量長期處于世界前列的大國而言,節能減排產業在我國低碳發展中將實現遠超過30%的貢獻率。
《報告》還顯示,2010年是中國“十一五”期間的節能減排任務完成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計劃年。這一年,也是“以行政手段主導的節能減排”向“以市場手段主導的節能減排”的轉折年。
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必須學習國際經驗,依循中國國情
諸多發達國家已經把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作為國家戰略的核心內容和全球競爭的制高點。換而言之,發展低碳經濟或綠色經濟是由發達國家主動發起的新的國際競爭,是更高層次、更激烈的競爭。在這一競爭領域,發達國家以及他們的企業在產業、資金、技術方面已經建立了非常強的先行優勢。發達國家既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報告》比較了發達國家在低碳經濟領域的不同發展特點:英國已經成為全球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者、積極倡導者和實踐領域的先行者;美國在低碳經濟領域的落腳點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及傳統能源的清潔利用,并希望以此確保自己在新經濟形勢下的全球領導地位;日本力圖通過“低碳社會”的全面構建,開辟資源、能源極度短缺下的發展道路;德國、法國和丹麥等歐盟國家本土化的實踐,則折射出低碳經濟的多樣性,并充分證明低碳經濟必須結合各國國情。
《報告》指出,在國家競爭中,中國可以向這些國家學習,比如向英國學習其對新經濟浪潮敏感的把握,政策制定的高度前瞻,向美國學習其希望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建設清潔能源引領全球經濟的決心。同時,結合自身煤炭為主的資源稟賦以及工業化發展階段等基本國情來發展符合自身要求的節能減排產業。
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性與適用性的不斷結合
實現低碳經濟的主要手段在于低碳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包括能效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以促進產品的低碳生產和開發,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維持全球生態平衡。
王小康主編指出,觀察節能減排技術一定要同時從創新性和適用性兩個重要角度來進行。前者可以保證技術的先進程度,后者可以保證技術的實用程度。技術的先進與否是按照全球一致的標準來衡量和判斷,不能囿于一己之見。但是,技術的實用與否則必須密切結合實際情況,不能盲目求新穎與奇特。在考察低碳經濟與節能減排的相關技術之時,需要對某一技術的這二個方面均需詳細觀察、仔細判斷。
從企業中尋找節能減排的投資價值
作為節能減排的具體執行者——企業,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不言則明,近期我國政策主導方向已明顯將低碳經濟形態的建設與參與主體多元化、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共存并舉相結合。由于低碳技術基礎相對薄弱,政策與法律環境仍需完善,此外貨幣及財政政策配套體系尚未形成,因此我國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但可喜的是,這一經濟轉型的重要產業引擎受到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共性意識逐步形成,尤其在融資配套環節有了明顯的改善,形成了以銀行信貸重點偏向的間接融資市場與以股權融資為主的直接融資市場相結合的局面。
多個證券融資市場的節能減排板塊上市公司遙相呼應,2009年我國資本市場推出創業板以來,己有近百家中小規模、以民間資本為主的企業登陸A股市場,截至 2010年7月,近28家創業板上市企業的主營業務與發展方向均圍繞著低碳經濟的各個領域,共計上市融資近128.67億元,行業與經營范圍覆蓋了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電網、新材料等諸多低碳領域。與滬深主板中的節能減排板塊上市公司遙相呼應,實現了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友好對接,市場表現風生水起,受到各路資本的追逐和熱捧。
為結合產業特征與投資價值的分析框架,《報告》以產業鏈屬性為劃分標準,按照新興能源(風電、光伏太陽能、核電、生物質能),節能(變頻節能、余熱余壓利用節能)、環保(大氣污染處理、污水處理和水資源利用、固體廢料處理)三大子產業收錄部分節能減排板塊上市公司案例,著力發掘和探求我國節能減排產業的技術與投資機會,為我國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提供判斷、預測和展望。
據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負責人介紹,節能減排產業發展的年度系列報告將持續以節能減排產業為研究對象,既對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總體狀況進行全景式的描述,集中分析中國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現狀,也力求反映中國工業各部門、各區域和環保、新興能源的具體現實。該年度系列報告已經成為中國節能減排領域最權威的大型年度藍皮書。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