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在減排問題上,即使中國的碳排放量將來躍居世界第一,中國也肯定不愿進入碳排放總量控制的籠子。但必須要清楚地看到,在未來的國際博弈中,中國完全不對碳排放進行總量控制,估計也難。
中國如果要進行碳排放控制,目前有一種碳排放量必須予以認真對待,那就是中國出口型經濟承接的世界碳轉移。許多發達國家將高排放產業轉移到中國,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碳轉移的最大陣地。有關數據說明,中國每年僅這種產業轉移造成的碳轉移高達12億噸,占中國目前碳排放總量的近20%。
無疑,改革開放以后, 出口型經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也極大地解決了中國存在的嚴重的就業問題。出口占GDP比重達到了30%,中國經濟形成了對出口的嚴重依賴性。
中國之所以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和當前全球化時代的產業分工以及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有密切關系的。隨著歐美國家產業的升級,它們將大量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產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由于中國擁有大量人口,具備優勢明顯的制造成本,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世界工廠”。然而出口型經濟有利也有弊,因為它既轉移來了能夠帶動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轉移來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量的制造產業,這就產生了中國要承接大量碳轉移的問題。
考慮到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全球第一大挑戰,考慮到低碳發展越來越成為一種普世價值觀,考慮到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會使一個國家在新的國際規則面前,樹立新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即使不參與國際上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碳排放總量控制,也會自愿進行碳排放控制。目前提出的2020年碳強度降低40-45%就是這樣一個目標。
同時,國際上由于氣候變化的多邊談判進展緩慢,一些相對積極推進低碳發展的發達國家可能會出臺單邊主義的辦法。碳關稅就是之一。
在各方面的壓力和要素的作用下,碳排放總量控制必然成為中國未來的主旋律。屆時,承載著數額巨大碳排放量的出口型經濟的碳轉移現象,必然會引起重視。為此,中國必然會在出口型經濟中大力推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逼迫出口型經濟走到低碳、低耗能、低污染的路上來。當然,這種轉變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只是由于有了氣候變化的國際壓力,有了碳排放控制的壓力,一定會倒逼出口型經濟升級,加速這種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