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底,我國“十一五”期間首次制定的節能減排目標終于實現。“十二五”規劃盡管還未發布,但國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沒有任何懸念,那么企業面臨的節能減排壓力將與日俱增。
因此,政府、專家和企業都提出,要想使節能減排進一步取得成效,有賴于形成完整的節能減排產業體系,為各種類型的企業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提供服務。
前不久,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籌)發布《2010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報告》,對節能減排產業下了完整的定義:圍繞低碳經濟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大發展目標,以節能、環保及新能源三大行業為子系統,貫穿上游材料、設備供應商、中游加工、組裝制造商及下游服務提供商和應用企業等產業鏈形成的綜合性產業整體。《報告》同時強調,低碳經濟產業化落地的主要載體就是節能減排產業,以及該產業服務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傳統產業。
《報告》認為,節能減排產業鏈上游的技術密集度高于下游,而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地位往往集中于中下游,也就是說,我國節能減排產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但整體處于國際分工中下游。
我國節能減排產業在十幾年前已經開始發展并滲透到傳統產業。早在1998年,在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的支持下,我國實施了中國節能促進項目,分別在北京、山東、遼寧成立了3個示范性的節能服務公司,將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引入我國。十多年來,節能服務公司不斷發展,特別是“十一五”期間,隨著國家一系列推動節能政策措施的出臺,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其投資、技術和節能效果等優勢正逐步顯現,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
同時,我國節能減排產業已擁有一批較為成熟的常規節能環保技術和裝備,部分關鍵、共性技術已經產業化。
但是,目前節能減排產業在我國還未作為一個產業門類給予清晰界定和統籌考慮,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沒有產業地位,因此無法統籌發展,技術升級步伐比較緩慢。如垃圾焚燒發電和綜合利用項目,在東南沿海地區,完全可以規劃在臨近幾個城市之間集中建設日處理能力超過2000噸的項目,而不必各自搞日處理能力500噸的小項目。目前普遍的情況是,國家各有關部門、各地區的節能環保規劃不銜接、不匹配,節能環保項目在各地方、各行業自行其是,條塊分割,分散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大大削弱了國家有關規劃的效果。
《報告》指出,由于沒有國家戰略指導,節能減排產業發展遲滯,國內市場面臨被跨國公司瓜分的風險。與此同時,我國的節能減排產業在與國外競爭時,大部分還處于劣勢地位。
如在光伏太陽能領域,我國出口原材料粗硅,進口精硅,繼而又出口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分布極不合理。在我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中,九成以上都出口到國外市場。與海外市場旺盛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有產業、沒市場”,對太陽能這一綠色、清潔能源的應用相對滯后,內需嚴重不足。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節能環保產品及服務的供應方市場化程度差、企業規模小。如專業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從2004年60家企業發展到目前的200余家,盡管發展很快,但多數為民營中小型科技企業,資本金過億元的企業不超過10家,大多只能提供某一領域、某項技術的節能改造服務,而與國際大公司所提供的區域、行業一體化節能環保解決方案的服務模式相比處于明顯劣勢。
節能環保企業也普遍缺乏關鍵和共性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少,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低,對產業鏈拉動效果不明顯,長遠發展受制于國外。比如碳捕獲和封存技術、纖維素生物燃料、混合動力車等,這些技術約占總減排潛力的20%。如果節能環保技術始終依賴國外,將改變不了給別人打工、處于產業鏈低端的局面。盡管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合作頻繁,但中國更多地被看成是技術消費市場。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