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量豐富,這三個領域,哪一個未來發展空間更大?面對這個問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毫不猶豫地回答:“肯定是煤炭。”
新疆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地,也是我國最后一塊資源“處女地”,其煤炭資源預測量為2.19萬億噸,占全國煤炭資源預測量的40%,居全國之首。2010年國際能源署的預測甚至將新疆視為未來全球的煤炭基地。
新疆煤炭品種多樣,多為露天開采,勞動力等成本相對低廉,這些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赴疆開發煤礦。
接連召開的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議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讓新疆的經濟建設尤其是能源開發驟然提速,2010年的新疆也從來沒有這么熱過。
5月17日至19日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溫家寶總理提出兩條與煤炭直接相關的措施:一是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行業的準入限制;二是逐步放寬天然氣利用政策,擴大當地利用天然氣的規模等。
目前,國家發改委對煤炭深加工實施嚴格的限制政策,適當放寬準入限制,表明新疆的地位特殊。由于煤制天然氣是疆煤最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之一,逐步放寬天然氣利用政策,同樣使新疆煤制天然氣項目有更多機會。
眾企業赴疆開拓,一方面是為了增加所持資源,增強發展后勁,另一方面自然是看中了新疆資源豐富、開采成本偏低的優勢。但就新疆煤炭資源開發而言,光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要考慮煤炭出路何在。
從地理位置上看,新疆遠離主要煤炭消費市場。長期以來,由于鐵路貨運能力的限制,新疆煤炭市場相對封閉,供大于求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運距較遠使煤炭外運成本高昂,使新疆煤炭在東部地區缺乏競爭力。許多早就盯上這塊資源寶地的企業一直不敢貿然進入也是由于這個原因。
盡管“一主兩翼”鐵路線將在2013年部分投入運營,在2020年實現5億噸運能,但業內的共識仍然是,在山西、陜西、內蒙古煤炭資源開發盛世,新疆煤炭資源仍主要作為戰略儲備而存在。
一項調查顯示,某央企在新疆的噸煤生產成本僅有100.8元,而從哈密到蘭州的噸煤運輸成本則高達160元,噸煤利潤在20元至100元。如果運往更遠的地方,恐怕利潤就會被運輸成本全部吃掉了。相比運距更近的“三西”地區,新疆幾乎看不到煤炭外運的成本優勢。
由于運力增長有限,新疆還嘗試了煤電、煤化工等多種煤炭轉化形式。由于疆電東送有待于特高壓電網技術的完善,預計“十二五”后,新疆電力才有望實現大規模外送。而煤制油和煤制烯烴技術并不成熟,內地市場也接近飽和,中期可以看到的利好則是煤制天然氣借助西氣東輸管道外運。
其次要考慮資源、環境的制約。
作為欠發達地區,新疆在觀念、技術水平、資金支持等方面與內地存在很大差距。到目前為止,其依托資源,以高耗能、高污染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模式并沒有得到根本轉變,低能耗、低污染與經濟高增長之間的矛盾,是新疆未來面臨的最大困境。
根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立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比“十一五”期間翻一番多,而目前新疆萬元GDP能耗卻在全國范圍內高企。如何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真正跨越粗放型經濟模式,是相關部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更是赴疆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