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重點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灌溉、發電和航運等重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工程建成后,省會南昌的防洪標準可由現在的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贛江下游贛東大堤防洪標準可由現在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障江西經濟核心區域的防洪安全。
每年可增加11.42億度清潔電能,有效緩解江西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可渠化樞紐上游77公里航道,改善航運條件;可新增下游灌溉面積11.69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1.26萬畝,保障糧食安全。
贛水奔流
穿過歷史的峽江
如何來描繪歷史中的峽江?作為峽江縣的一名宣傳工作者,楊白理敘述為“現在峽江展開了一張歷史的圖景”。
首先是關于峽江的一個傳說:“三國時,峽江縣城上首的金剛、刀劍兩夾江二山,原為一山。當時坐鎮在此的東吳大都督周瑜親率三軍下水操練,千只逆水而上的戰船,在他的令旗下變換著陣型。但是,在上游卻被一大山擋住,陣型擺布不開。憤怒的周瑜駕船上前,用利劍將大山劈開兩半,峽江由此而成,而不小心落水的寶劍成了今天的成子洲。”
這個近乎神話的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峽江豐富的水利資源和良好的航運價值。
不過,對于峽江航運勝景確有一段切實的記錄。在宋時,曾有文人在峽江列千帆競過,名“成子帆陣”,甚為壯觀,此景成為峽江十景之一。
2010年的最后一天,楊白理再次走上了峽江,他要用手中的鏡頭把峽江的變化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
玉峽是千里贛江最窄處,地勢險要,江面狹窄,流水湍急。贛江水從這個狹窄隘口沖出,天然的水能資源為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實現提供了天然的水能資源可能。
楊白理說,他收藏了三峽“高峽出平湖”的那張照片,他希望在未來能為峽江拍出自己的“高峽出平湖”。
滄海20年
“峽江設想”化羽成蝶
1982年,我省著手匯編《贛江流域規劃》。
經過長達6年的實地勘測,該規劃出爐并首次提出建設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一并提出的贛江干流梯度水利工程還包括萬安、泰和、石虎塘、永太、龍頭山等6個。
1989年,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就報送水利部審批。這一等足足20年,終獲審批立項,這也是6個擬建水利項目中首個開建的工程。在我國公布的首批投資項目中,我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是即將開建的三大水利項目之一。
2008年11月12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通過了國務院立項。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凌成興任組長,省委常委、副省長陳達恒、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吉安市市長王萍任副組長,19名廳局領導和3個市的分管副市長為成員的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領導小組。
為確保工程順利開工建設,省政府安排了3.05億元資金先期啟動工程建設,落實了11.37億元工程建設資金計劃。峽江水電站按省政府要求出讓給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受讓價款總額為39.16億元。
2009年,我國出臺了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數天之后,首批總投資174億元的建設項目隨即出爐,我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也在其中,獲準審批立項。
省水利廳為了建好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成立了以孫曉山廳長為組長的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建了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總指揮部。
夢想升騰
未來的高峽與平湖
2009年9月6日上午,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奠基典禮在峽江縣巴邱鎮上游6公里壩址左岸處舉行,標志著峽江工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的實質性階段。
工程一期圍堰于2010年7月23日合攏,標志著發電廠房施工開始。本工程樞紐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泄水閘、混凝土重力壩、河床式廠房、船閘、左右岸灌溉進水口等,水庫總庫容11.87×108m3是一座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兼顧灌溉、水庫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樞紐工程。
按照規劃,2013年7月底第一臺機組發電,2015年8月全部工程完成。中電投集團公司作為峽江水電站的投資主體,將積極參與電站的設計、監理、施工等各個階段工作。
樞紐主要建筑物總體布置沿軸線從左至右依次為:左岸擋水壩段、船閘、門庫壩段、泄水閘、廠房壩段、右岸擋水壩及魚道等,壩軸線總長874m,泄水閘最大閘高28.7m,擋水重力壩最大壩高15.2m。泄水建筑物由18孔(單孔凈寬16.0m)開敞式泄水閘組成。
工程主要的永久擋水建筑物泄水閘、混凝土重力壩、擋水部分廠房、船閘(上閘首)為Ⅰ級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2000年一遇;非擋水部分廠房為2級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00年一遇;消能設施設計洪水標準100年一遇。
工程竣工后,水庫正常蓄水位46m,死水位44m,防洪高水位49m,設計洪水位49m,校核洪水位49m。通航過壩設施按Ⅲ級航道過1000t級船舶的單線單級船閘,灌溉耕地面積32.95萬畝。
工程移民
2萬人將遷入新家園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淹沒及防護工程共涉及吉安市的峽江縣、吉水縣、吉安縣、青原區和吉州區共5個縣區的18個鄉鎮(街辦)、73個行政村。
據峽江縣支峽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習小虹說,此次工程需搬遷2萬多人,拆遷房屋面積130多萬平方米,水庫淹沒耕地近3萬畝,工程占地近千畝。
為了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工作的順利開展,今年省政府先后出臺了《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及規費繳交標準》和《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管理辦法》,為工程征地移民拆遷安置工作提供了依據。
2010年4月份,吉水縣住岐村和峽江縣蔣沙村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啟動。住岐移民安置點“三通一平”已完成,移民新居共300余棟,現已全部打好地基,30多棟已建好一層,已封頂7棟。蔣沙村移民安置點“三通一平”已完成,移民新居共155棟,已落實基建隊伍,其中已打好墻角141棟,一層在建15棟,一層已封頂2棟。
9月16日,工程總指揮部分別與吉安市及工程所涉五縣(區)政府簽訂移民安置和征地拆遷工作任務和經費“雙包干”協議書。征地移民拆遷安置工作和委托項目的包干建設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并正式交付吉安市及相關縣(區)實施。
目前,該工程建設共完成征用地2268.11畝。其中樞紐工程征用972.9畝,進場道路征用222.58畝,淹沒區征用942.63畝,移民安置點征用130畝。
生態保護
建專用通道便于魚類洄游
在峽江境內,庫區涉及巴邱鎮、羅田鎮、福民鄉等2個鎮、1個鄉共6個村委,其中涉及古樹名木保護的有巴邱鎮、羅田鎮的3個村委11個自然村。庫區分布的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約有220科、790屬、1400種左右。
據了解,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吉水縣庫區內有古樹名木200多株,其中樟樹160多株,還有槐樹、羅漢松、桂花等樹種。這些樹種是極其珍貴的植物資源,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社會財富,具有較高的經濟、觀賞和研究價值。吉水縣對庫區內的古樹名木高度重視,研究制定了《關于庫區古樹名木移植和保護實施方案》,安排了1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古樹名木的移植和管理,并就近規劃了一定面積的空地,將庫區內的古樹名木移植到規劃區內,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和保護。
另外,為了保護庫區魚類等洄游水生動物,有關部門請來了專業設計機構,在壩底設計建造專用魚道,用于魚類等洄游時通過大壩。建成后,每年還將有上百萬元專門用于購買魚苗增殖放流,以保證庫區的生態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