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在第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發言時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才能破解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在企業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同時,政府也亟需健全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
“十二五”提出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并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但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傳統增長方式面臨新的挑戰,圍繞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的博弈更加激烈,減排溫室氣體的壓力越來越大。對此,趙家榮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綠色低碳發展目前來看已經成為大趨勢,這也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單位生產能源排放明顯下降,在演講中她透露,目前,發改委正在抓緊編制“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確保實現我國政府承諾的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標。“企業是資源的使用者,也是污染物的產生者和排放者,絕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追求利潤最大化,把污染留給社會,危害群眾健康。”為了達到此目標,她呼吁企業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并提出了相關要求:
第一是要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必須增強危機意識,以可持續發展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原則,大力支持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走綠色發展之路。
第二是要落實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通過大力調整結構,加強技術創新,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資源環境管理,完善內部激勵機制,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第三是依法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生產企業不僅要對產品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產品,都廢物回收承擔環境責任,既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負責。
第四是強化責任意識,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納入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使節能環保成為企業和職工的自覺行動。
她還指出,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同時需要政府健全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是節能環保能夠落到實處最重要的保證:
第一要對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要創造良好的法制法規,要通過完善節能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嚴格執法監督,加大懲處的力度,要讓那些不履行社會責任,污染環境,損害公共利益,危害群眾健康的這些企業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第二就是要創造政策環境,政策環境主要還是一個激勵機制,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形成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成本具有價格機制,還有向財政、稅收、金融的政策來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我覺得企業要自覺節能減排,這是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