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低碳之路 一個市場化的嘗試

2011-03-04 08:36:16 《中關村》   作者: 馬微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的農民張全十分喜悅,家里用了多年的低效白熾燈即將更換為高效TCP節能燈。正為換燈欣喜的張全大概無法體會到這背后發生的變化。“銷售節能燈國家不再需要補貼一分錢。”這聽上去并不現實的想法卻在江蘇實現了。

早在哥本哈根大會前夕,中國決定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時值十一五收官,十二五開局之年,專家認為: “‘十二五’與‘十一五’的明顯區別,在于經濟的低碳轉型問題。

2月8日,發展改革委要求承擔低碳省試點工作的5個省和開展低碳城市試點的8個市將各地低碳試點方案納入本地“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而其用意正是希望試出一條適合中國的低碳轉型之路。

40%-45%節能減排指標如何實現?中國經濟如何低碳轉型?各方專家認為:市場化手段將是實現碳減排目標的最優選擇。

“十二五”的低碳轉型問題

歷經金融危機的陣痛,“十二五”期間將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專家認為:“十二五”與“十一五”的明顯區別在于經濟的低碳轉型問題。

目前,認為主要有三種方式實現碳減排,第一種是節能,第二種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第三種則是碳匯。

從結果來看,1990年到2000年這10年里,貢獻最大的是“節能”。節能占到了全部貢獻的80%。而能源結構的調整,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盡管現在新能源發展非常快,但是貢獻仍較小。到2030年,上述比例預計會有變化,節能的比例會下降到70%左右,而能源結構調整的貢獻會提高。再到2050年,節能會占60%左右。從全球來看,貢獻最大的也是節能,占到54%。

“當前,我國目前發展潛力最大的仍是節能。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節能,這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實現節能有三種方式,技術節能、結構節能和制度節能。“十一五”期間,技術節能的貢獻最大,大概在80%左右,而其主要體現是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十二五”期間,這一手段仍有潛力可挖,但不會像“十一五”那么容易。因此,“十二五”要實現節能,就要在能源結構上下更大的工夫。

江蘇的嘗試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將有100萬盞高效TCP節能燈替代相同數量的居民用低效白熾燈。在當地農民喜慶著換燈之時,相信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背后的變化。

據記者了解,本項目發放的節能燈全部由TCP強凌集團提供。漣水強凌節能光源有限公司開發的“強凌節能燈發放項目”于2010年9月24日在聯合國EB成功獲得CDM注冊。這是中國照明行業首個CDM項目。

所謂CDM項目,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發達國家締約方為實現其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與發展中國家締約方進行項目合作的機制。用通俗的話解釋為:在《京都議定書》的游戲規則指引下,由于世界各個地方節能減排的成本不同而形成碳交易市場。買方主要是發達國家,而賣方主要是中國、印度等。國際金融買家通過收購碳資產以賺取差額利潤。

中信證券(14.46,-0.11,-0.75%)碳交易與投資業務首席科學家,原大唐電力CDM負責人,現中創碳投總經理唐人虎博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為實現40%—45%的節能減排目標地方政府多采用行政手段,一刀切,這帶來很多的弊端,我們一直在探索以市場化手段實現碳減排目標。

作為“強凌節能燈發放項目”總包商,唐人虎分析:“在節能燈項目上,以往是國家每年進行補貼,中央補貼4元給燈廠,地方再進行配套,一方面國家出了錢,如果地方再不進行配套,實施效果不理想。現在我們嘗試把它做成了碳的一個項目。因為換燈就會產生節電量,將節電量換算成碳減排量,將預期的碳減排額度賣給了國際金融買家——德國復興銀行,燈廠2年半可以收回成本。一方面,當地政府完成了節能減排指標,農民得到了實惠,一方面,買家也買到了減排量。

唐人虎認為:該模式為十二五實現碳減排目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市場手段。

據記者了解,目前,PCDM已經在聯合國網站上公示,江蘇即將采用該模式繼續推廣5000萬只節能燈。唐人虎認為:這種銷售模式今后將可能推廣至其他低碳產品的銷售。

市場化手段實現碳減排目標

益可環境國際金融集團中國公司董事長何曉松分析:目前,市場化手段主要有幾種:第一,通過技術的引進,以及更新換代實現節能減排。第二,通過市場化機制進行補償。

“低碳轉型可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讓另一部分人受益,所以需要靠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如果采取過去行政一刀切的方式,最倒霉的一定是欠發達的省,這樣東西部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市場機制如何進行補償?

“以“強凌節能燈發放項目”為例,通過CDM項目協調各方利益。此外,由于CDM項目申報對于生產廠家的產品質量有一定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生產商政府不應該直接補貼,而應該導向。補貼了很多錢如果沒有市場,是資源的一種浪費。國外是在市場消費端進行導向。其實對于生產商來說,市場越大,越愿意做。”對此,作為參與碳交易最早的一批專家,唐人虎頗有感觸。

“中國的低碳之路應該是先把市場做起來,有了事實后國家出臺相關標準規范。”唐人虎認為,“中國目前的碳市場需要三個要素:長期、穩定以及透明。透明是任何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建立信用體系。對于市場主體來說,是不是有一個長期的預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目前多是觀望情緒,主要是因為京都議定書后期不確定。穩定主要是指規則的相對穩定。”

對此,何曉松持相似的觀點。“中國碳市場缺乏主體,缺乏碳產品。有了以上要素,才可以形成交易,而后則是國家標準的出臺以及金融機構的進入。規范的制訂最重要的是碳排放的核定,國外碳的標準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形成一套規范但目前仍舊在完善中。 目前金融資本這塊是一片空白,在中國活躍的多是外國金融機構。

唐人虎認為:只有金融資本的介入,市場才能更好的發展。目前,中信證劵已經開始準備做成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碳買家。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 之路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