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祥在兩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緩解四川電力‘豐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議”。
建議指出,根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十二五”期間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新增2萬億千瓦時,達到6.1萬億千瓦時;預計新增裝機近5億千瓦,期末達到14.4億千瓦。四川同全國一樣,到2015年全省GDP將突破3萬億元,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到300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14.1%,最大負荷將達到5260萬千瓦,年均增長14.3%。
四川水電資源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稟賦決定了以水電為主的電源結構(2010年水電已占總裝機容量的71%)。根據四川電源建設規劃,到2015年末四川發電裝機達到903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為7426萬千瓦,水電裝機占比進一步提高到82.24%。豐水期,在滿足我省自身用電需要,并扣除通過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和溪洛渡—浙西3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外送電力后,仍有約1000萬千瓦富余水電需要輸出;在枯水期,全省電力缺額將達到1400萬千瓦,需要從外購進。
加快四川電網建設,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電力資源,是消納我省豐期富余水電,保障枯期用電安全的重要途徑。在電網建設中,如果仍然延續發展500千伏電網,按每回500千伏線路輸送平均100萬千瓦電力測算,僅滿足我省2015年1000萬千瓦富余電力的外送,就需要在現有4回省際500千伏線路的基礎上再新建6回500千伏線路。從我省的實際情況看,由于受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輸電通道極為有限,線路走廊十分緊張,不具備新建大量超高壓輸電線路的條件。特高壓輸電線路在遠距離、大容量輸電上具有明顯優勢,其送電能力為500千伏輸電線路的4—6倍,能夠極大地提高輸電線路通道資源的利用率。因此,應用特高壓輸電技術,建設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實現電網輸電能力的跨越式升級,是突破電力送出走廊瓶頸,保障水電大規模外送的唯一途徑。
建議國家充分利用四川“東接華中華東、北臨西北”的區位優勢,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充分發揮電網在四川及相鄰省份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實現“水火互補、豐枯互濟”,緩解四川電力“豐余枯缺”的根本性矛盾。
建議希望一是盡快啟動“疆電入川”相關工作,落實送端電源,解決“十二五”四川枯期缺電問題。
二是加快雅安—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建設,早日取得項目前期工作路條,抓緊開展工程前期相關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三是盡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特高壓電網建設的政策措施,為四川特高壓電網建設,解決四川能源結構根本性矛盾創造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四是抓緊開展四川西部甘孜、阿壩特高壓水電送出通道建設,為全國第二大藏區水能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供硬件平臺,為穩藏安康和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