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0日在此間稱,“十一五”期間(2006年至2010年)中國以能源消費年均6.6%的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十五”時期(2001年至2005年)的1.04下降到0.59,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緩解。
在中國能源消耗中,工業消耗的能源占70%。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測算,中國在2018年前后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屆時能源消費需求才有可能放緩。在此之前,由于重工業發展比重大,高耗能產業大量存在,節能技術的利用尚需過程等因素,工業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還將很大,再加上城市化的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將一直處于高增長期。
相較于旺盛的需求,中國資源供給明顯不足,人均擁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為緩解供需矛盾,確保能源安全,在擴大供給的同時,中國政府近年來在降低消耗方面也采取了諸多措施。除了推動節能技術應用外,官方還加快了推動落后產能淘汰的步伐。各地大量關停小火電機組,一大批造紙、化工、紡織、印染、酒精、味精、檸檬酸等重污染企業被關閉。
發改委今天表示,2006年到2010年間,中國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扭轉了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消耗強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勢頭。
數據顯示,“十五”后三年,中國單位GDP能耗上升了9.8%,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上升了32.3%和3.5%。在“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9.1%,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14.29%和12.45%。通過節能,五年間中國共提高能效少消耗能源6.3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億噸。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