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這表明特高壓的推廣已上升到國家戰略。能源專家林伯強表示,必須觀察其運行情況及未來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國外為何對特高壓很小心
中國各省區行政政策統一,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可能的。不像美國,每一個州環保標準都不一樣,如果把電廠建在一個州,而把電力送到另外一個州,那么所帶來的環保問題應由哪個州負擔?按什么標準負擔就很難算清楚,也很難協調。但中國不同,中國每一個省的環保標準都一樣。只要符合國家的環保標準,送電就剩下一個市場需求的問題,更何況常常連市場問題都可以通過政府協調解決。
如果要發展特高壓,就必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第一要有足夠的距離鋪設特高壓網絡,第二就是需求量要充足。這兩個必要條件限制了特高壓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比如日本、俄羅斯之所以不宜發展特高壓,日本是由于其國土面積太小,俄羅斯則是對電力需求的量太小。而美國有足夠的距離鋪設特高壓網絡,但州與州之間環保標準的不一致,制約了特高壓發展。
國內對特高壓電網存在很大爭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特高壓電網至今不能進入大規模的商業運行。美國、俄羅斯、日本、意大利有少量1000千伏交流線路,但多降壓運行。我們應當深入研究這些國家降壓使用的背后原因。國外當初建特高壓線路以及隨后降壓使用,肯定有它一定的原因。應當做深入細致的分析,到底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原因,還是環保或其他合約上的因素。綜合種種考慮,應該說,與目前擁有特高壓的國家相比,中國更有建設特高壓的可能和潛力。
誰來考慮輸煤、輸電的最優化
中國的大型水電基地多在西南,煤炭基地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主要電力負荷集中在東部和中部經濟發達地區,估計東中部地區的電力需求約占全國需求總量的四分之三左右。無論是輸煤還是輸電,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必須的。應該研究以哪一種方式來滿足電力需求?如果運輸電力不可避免,那么什么輸電方式成本最低?至少應當考慮到主要的外部性成本,尤其是環境成本和水資源的機會成本。
假定建設特高壓電網有充分的技術保證和行政可行性,其必要性還在于它是否能提高能源效率。電網顯然不是電壓越高越好,建設特高壓電網必須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這就需要說明,從長距離輸送能源來看,特高壓線路是不是要比500千伏的高壓線路更經濟?比運煤建電廠更劃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小成本。
中國地域寬廣,能源資源分布不平衡,地區間資源和環境制約的情況很不相同,因而在能源供應模式上不能搞“一刀切”。長距離輸煤和長距離輸電這兩大方式在不同的地區,利弊可能很不相同,能源供應應當切合實際,輸煤和輸電相結合。應當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統籌特高壓的發展空間和鐵路運輸線發展能力。因此,關于目前特高壓電網建設,應當少一些猜測性的爭論,多一些扎扎實實的研究。例如,今后中長期的中國經濟發展是不是需要特高壓電網去滿足?是否能更好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能源效率?煤與電的輸送是怎樣一個比例關系?
在最近三四年中,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增長了近一倍,電網投資明顯滯后,是一個薄弱環節,而這個環節對于中國經濟發展和電力改革進程關系重大。解決電網投資不足的辦法是增加電網投資,需要在建設、改造、加強電網的安全可靠性,以及需求投資和其它方面的努力。電力行業的首要目標是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和快速增長。電網不能出大事故,一旦發生,除了影響經濟增長,電力改革進程可能為此要倒退好幾年。短缺的時候,解決短缺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改革是次要的,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能源效率也是次要的。
作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林伯強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