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碳交易規則可能成為另一個WTO規則,但國際金融體系的制高點不是錢而是標準,中國目前面臨著制定完善標準、把握排放權話語權的急迫需求。
面對氣候變化國際標準的“滲透”、國內節能減排的現實需要,249家來自能源生產企業、能源消費企業、節能減排領域的單位,結成了“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以期推動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進程。
涉及有色、鋼鐵、氧化鋁等高耗能產業的能耗限額標準將進一步提高,能耗限額將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依據;能效標識的強制推廣產品將擴展到打印機、計算機主機等辦公設備和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針對工業企業的碳排放量化標準即將大范圍征求意見,并將設定行業實施指南;我國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碳標識制度,將選取幾類產品開始試點……一系列節能減排標準將持續推進。
氣候變化大會上的爭論
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在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分為三路力量進行角逐。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間如何分配成為爭論的焦點。
西方發達國家希望將“2050年時全球升溫的幅度控制在2度以內”的目標與“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500ppm以內”之間畫上等號。這意味著,到2020年全球約有8000億噸二氧化碳的未來排放權。
而36個發達國家15億人口要求掌握44%的排放量,人均排放量為73.6TC;其他國家的45億人口只能占有56%的排放空間,人均排放量卻只能有27.5TC,相差2.7倍。
“如果按照西方國家預設的總量指標,和我國的經濟增長率計算,中國今后只有十年的排放權,十年之后就要拿錢在市場上向發達國家購買‘碳排放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理事長王忠敏分析說,“這當然是我們不可能答應的。”
“二氧化碳排放空間的分配問題,表面是科學問題,事實上這已經成為發展空間爭奪的政治問題;低碳經濟故事已經從科學共識,變身為地緣政治必打的一張牌。”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劉燕華在3月26日舉行的“中電聯2011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表示。
劉燕華介紹說,預計到2020年全球碳市場將增長至3.5萬億美元,將與石油交易市場并列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場;而在很多發達國家眼中,未來中國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碳市場是《京都議定書》為全球降低減排成本而設計的一個金融創新。碳交易、碳金融,此外例如碳信用、碳保險、碳基金、碳期權等一系列金融衍生產品的運作都離不開碳市場。
對實際減排的二氧化碳在技術上實現其測量和報告,碳市場才可能將其產品設計或轉化成一種金融產品,然后再對其進行金融定價。
但國際金融體系的制高點不是錢,而是標準。
“一旦發達國家把重新構建全球碳市場的標準確立下來,而中國沒有參與構建的話,那將失去話語權和定價權,從而任人擺布。” 劉燕華表示。
西方標準滲透
事實上,當前發達國家和一些國際組織已經開始在我國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和標準,并初具市場規模。不管中國人愿意與否,西方節能減排標準已經開始在中國“滲透”。
目前,最直接的“滲透”是碳交易。目前,我國提供的碳減排量已占全球市場的30%以上,大部分買方是境外企業,而發達國家掌握了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話語權,我國在這方面處于弱勢,只能處于碳交易產業鏈的最低端。
歐盟決定從2012年開始對航空領域征收碳關稅,所有飛到歐盟的飛機都將按照燃油量計算碳關稅,中國航空企業每年或將為此增加20億元左右成本。未來歐盟碳關稅的征收將拓展到海運,甚至進口產品方面,而在碳排放測算和評價方面中國處于“被動”局面。一旦征收碳關稅普遍強制執行,就意味著中國這樣以原材料出口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利潤將大幅降低。[page]
此外,將產品從原料、制造、儲運、廢棄到回收的全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在產品標識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也就是所謂的“碳標識”已經在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泰國、歐盟、法國等多個國家實施。“產品碳足跡走向認證、標識的可能性很大,將影響我國產品出口。” 王忠敏分析說。
同時,王忠敏分析認為,氣候變化國際標準的廣泛應用有可能給我國帶來大面積的行業“技術入侵”,導致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害,也對我國企業碳排放評價工作帶來較大的技術難度、增加成本;氣候變化國際標準的全面推廣實施,可能帶來新型的綠色“貿易壁壘”;如果標準用于同類產品間的比較,就將對我國的出口產品不利;標準用于為碳稅提供技術支撐,也會對我國出口商品形成威脅。
除了應對國際壓力,國內節能減排作為“十二五”的建設性指標,也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作為約束性指標。
“沒有標準,指標的完成就無從談起。”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認為,在節能減排方面,我國標準的制修訂還存在跟不上形勢的問題,有些標準過于陳舊,有些標準非常欠缺,比如能耗限額的考核與引導就迫切需要標準的推動。
我國形成節能減排標準化聯盟
為了改善當前國內節能減排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相互不統一,檢測評價方法不統一的現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協同涵蓋能源生產企業、能源消費企業、節能減排領域的249家單位,結成了“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
據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秘書長李愛仙透露,該聯盟旨在開展節能減排標準化研究,探索出聯盟標準,在條件成熟后上升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據悉,該聯盟今年將以太陽能熱發電、能效領跑者、溫室氣體核算與管理、燃油添加劑節油評價、稀土永磁電機能效標準、高壓電機能效標準為切入點,開展標準研究、應用試點。
在節能方面,目前我國有涉及有色、鋼鐵、氧化鋁等高耗能產業的27項能耗限額標準,隨著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推進,2007年和2008年出臺的第一批能耗限額標準已經顯得門檻過低。據悉相關標準將做調整提高,部分省份已經被要求將能耗限額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依據。
此外,能效標識的強制推廣產品將在原有冰箱、空調等20余種產品的基礎上,再加入打印機、計算機主機等辦公設備和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林翎透露,在減排方面,針對工業企業的碳排放量化和清除的方法及標準已經完成研究,該標準將大范圍征求意見。這一標準將用于支撐國內工業企業進行碳減排的核算報告,還將根據各行業的特點分別設定實施指南,目前針對鋼鐵、紡織和水泥的碳減排量化核算指南正在制定中。
根據“十二五”規劃“建立低碳產品制度”的目標,我國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碳標識制度正在研究制定,低碳產品的認證管理辦法將選取幾類產品開始試點。作為產品碳足跡評價不可或缺的工具——碳排放基礎數據平臺及評價工具,將作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開始研究。
此外林翎透露,我國已經啟動針對碳減排、碳交易項目的核算程序、管理模式等標準體系的研究,今年我國可能出臺一個《減排項目暫行管理規定》,指導碳排放權交易項目的核算。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