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什干河別跌里水電站,每年將以60多萬噸的碳減排量,換取上千萬元的企業發展資金。這是前不久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下稱“上海環交所”)“牽線搭橋”下,該企業與國際買家成功進行的一筆碳交易。去年至今,上海環交所成交的交易項目數近80宗,減排量超過300萬噸,無論是交易項目還是減排量均居全國首位。
碳交易在我國仍處于市場起步和發展階段,作為“以市場手段推動節能減排”的一種探索,各地都在積極嘗試。自2008年以來,上海環交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等相繼成立。雖以區域性市場起步,上海環交所不斷創新機制、完善服務,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企業、機構紛紛來滬進行碳交易或其他權益交易。
目前,上海環交所已建立起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出讓方與受讓方直接交流的平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托什干河別跌里水電站項目,就是通過這一平臺實現交易的成功例子。由于技術更新,降低了碳排放量,該水電站就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掛牌,出讓項目產生的減排量。前不久,該項目被一位國際買家看中,與該水電站簽訂了購買協議,成交標的為每年交易減排量60多萬噸,相應的收益則是每年上千萬元人民幣。對企業而言,減排同時能獲得收益是雙贏。同樣,福建邵武市金衛水電站,也通過上海市場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交易實現了雙贏。而據統計,去年以來至今的近80宗碳交易項目中,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和地區的企業、機構。
除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交易,自愿碳減排交易平臺也是上海市場實踐碳交易的一項機制創新。這是我國首個自主運行的自愿碳減排交易平臺,包括首個自主研發的自愿碳減排標準和自愿碳減排交易體系。上海世博會期間,世博萬科館、聯合國館、英國館、廣東館、上海民營企業館等多個場館,已通過該平臺開展自愿減排,該平臺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認可。上海環交所相關人士透露,近期還將對上海首批共9家重點工業企業展開碳核算。目前,我國碳核算體系尚未建立起來,上海環交所將組織相關專業機構,參照國際通用的核算標準,形成適合國情的核算標準體系,為今后推廣碳交易建立基礎。
借助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和自愿碳減排項目平臺的成功運作,上海漸漸形成國內最大規模的碳交易市場。截至目前,成立不到3年的上海環交所已累計實現項目掛牌金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