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時髦的低碳理念,“惹火”了碳排放交易所。特別是上個月正式公布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二五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首次以國家規劃的形式,為碳交易列出了實施時間表。
就在最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傳出建立碳排放交易所的消息。據初步統計,我國已成立了多個碳排放交易所,包括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以及2010年10月成立的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此外,國內目前已掛牌成立的環境權益類交易所達9家,而專業性環境交易所已達19家。這些蜂擁設立的交易所幾乎都沖著一個目標———碳交易。
然而,開張后的碳交易所又是什么局面呢?
看現象: 昨天熱鬧開張 今天冷清難繼
進入今年,國內碳交易所的建設步伐還在加快。最新消息顯示,江西省最近表示,希望中央政府批準江西建立地方碳排放交易平臺;今年1月,四川省政協收到一份名為《在成都設立“中國碳交易所”的建議》的提案,當地有關部門稱正考慮籌備碳排放交易計劃;最近從福建廈門傳來消息,廈門已被列入全國首個建設領域碳交易試點城市,今年將爭取實現國際碳交易;今年2月,GDP第一大省廣東發布低碳發展年度報告,宣布今年將開展碳排放權交易體制研究,并推動建立國家碳排放權交易所;重慶市副市長童小平上個月也表示,今年重慶將爭取建成碳交易所,并做成首單碳交易。
然而,在國內競相建立碳交易所的繁榮背后,卻是我國早期成立的一些碳交易所無生意的尷尬。
最近,國內不少媒體對號稱中國第一家主營二氧化碳交易的碳交易所——山東單縣碳交易所的現狀進行了報道。該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6月。然而,在成立10個月之后,當人們再次撥打該交易所的電話時,聽到的卻是“你撥打的號碼不存在……”的回音。目前該交易所大門緊閉,院內雜草叢生,甚至連當地開發區管委會及相關政府部門亦無從知道其下落。據了解,除了成立儀式上為了應景搞了個簽約儀式外,該碳交易所再無一筆碳交易。
單縣碳交易所的情況并不是個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中國已有近20家開展碳業務的交易所,但能提供成功運作經驗、具備全球資源的交易所卻并不多見。
“別看各地碳交易所開得熱鬧,其實現在都還處在賠本賺吆喝的階段,真正的交易沒有多少。”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說。數據顯示,各地碳交易所成立以來,進行的排放權交易屈指可數。2008年長沙建立了環境資源交易所,兩年來只做了一次買賣;深圳去年10月成立排放權交易所,幾個月來依然靜悄悄;北京環境交易所于2009年設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自愿減排“熊貓標準”,但在近2年后的最近,才剛剛達成第一筆交易……
探原因: 約束制度缺失 買方市場未成
碳交易做不起來,并不是因為我國環保做得好。相反,我國是一個高碳大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總排放量的比例超過10%。國內碳交易所的交易一直冷清,折射出很多原因。對此,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分析。
首先,政策不明朗,導致國內碳交易制度缺失。山東省環保廳國聯環保對外合作中心CDM項目負責人程漢超表示,現在國家并沒有相關政策對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以強制約束。現有國家政策針對企業的環保指標,只有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這四項,所以企業通過碳交易完成減排目標更多地是一種自覺行為。但目前看來,絕大多數企業并沒有這樣的自覺。國內的碳買家多為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或個人,因而市場規模非常小。目前自愿減排占全球碳交易市場的份額也非常少,交易值只占0.6%,交易量只占2.6%。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米川對此表示:“大家全都想賣,誰來買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研究員曾少軍說:“沒有排放上限,就不具備完成的動力。如果限定了上限,就有人完成的多,有人完成的少,還有人完不成,這才會產生交易。”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由于我國尚未推出碳排放強制交易,因此一些交易所都只做碳排放自愿交易,交易量十分有限,且幾乎沒有收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研究規劃部副經理鄧羽騰表示,將來除非逐步過渡成為一個半強制甚至是強制市場,否則,國內碳交易所就不能真正交易起來。
其次,地方化交易模式空間有限。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各區域間在開展碳交易活動時會受限于各地經濟結構模式、計量辦法、交易規則等一系列影響因素。“整個歐洲只有一個碳市場,假設法國或德國要單獨成立交易所,這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交易量不夠大。”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項目主任楊富強如是說。
此外,伴隨碳交易所滿地開花,國內各地的碳交易標準也十分混亂。其中,北京環境交易所制訂的“熊貓標準”適用于大農業方面,天津方面的碳交易標準適用于建筑領域,而上海方面正在制訂適用領域稍微全面一些的標準。“現在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是由于各地差異化發展,具有很強的個性。”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說。
尋出路:落實排碳指標 建立統一平臺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碳交易的出路在哪里?一些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分解碳排放指標。中信證券碳交易與投資首席科學家唐人虎表示:“從理論上說,沒有強制減排,企業是沒有進行碳交易的動力的。其實我國也不是沒有強制,比如我們設立了到2020年減排40%~45%的目標,這就是強制,只不過是相對性的,不像歐盟那樣設立一個絕對的碳排放配額。”
鄧羽騰指出,我國于2009年對外承諾了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的指標,這等于國家頭上已經有了一把刀,只是因為對內沒有把指標分解,所以各省市,也就是真正要去實施節能減排的那些經濟主體,還沒有感受到緊迫性。因此,有關部門應盡快想辦法把碳排放指標分解下去,明確下來。
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今年兩會期間,清華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王名就以建立國家級碳交易所為內容提交了一份提案。據了解,王名所在的研究機構先后調研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大交易所并召開了專家座談會,形成了這份提案。提案指出,目前各地已建立或正在籌建的碳交易所過多,帶來諸多不利因素。首先,各省市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籌劃建立碳交易所是一種資源浪費,省市級交易所難以形成一定規模的交易量,難以提高交易效率,不利于統一標準的執行,也不利于碳交易產品的國際對接。其次,從國際經驗看,歐盟、英國、美國建立的都是統一的碳交易市場,一個國家或地區一般只有一個碳交易所。因此,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在政策標準、交易制度、具體程序方面都應全國統一。
建立系統的碳排放評價體系。清華大學教授邢新會認為,目前我國連一個系統的碳排放評價體系都沒建立,因此根本談不上合理交易,更別說議價。據他介紹,碳交易指標在國外早已形成。在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的碳足跡標簽上,能夠清楚地了解產品的碳排放量,如生產一瓶洗發水會產生123克二氧化碳,生產一公斤豬肉會產生3800克二氧化碳……如果沒有指標體系,碳交易就是一本糊涂賬。有了評價體系,政府才能制定政策,然后建立中介機構,才可以進一步進行碳交易。
建立第三方的核查和認證機構。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研究員謝飛表示,歐洲排放交易體系和英國排放交易體系采取的方式是先由企業上報數據,然后由經授權的、有資質的獨立第三方進行核查,從而獲得真實可信的基礎數據。我國在進行碳交易過程中亦可采取這種模式,但一定要培養一批獨立、公正的碳減排核查機構和從業人員,這是碳交易市場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