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上海城投公司召開的科技大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本市將重點建設青草沙“國內最大蓄淡避咸河口江心水庫”、浦東威立雅“供水管道漏失監測與控制”、白龍港“超大規模污水處理COD減排”、竹園“污泥干化焚燒處置”、老港“大型生活垃圾滲濾液COD減排”以及嘉定“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約化處置”6個節能與減排示范點,為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作用。
青草沙水庫位于長興島的西北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庫,2010年12月開始逐步向上海市民供應優質的青草沙水。青草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取水泵閘、水庫、隧道、泵站到管網,節能潛力巨大。青草沙既是“蓄淡水庫”,也是“蓄能水庫”,研究長江口潮汐規律,利用潮汐能提高水庫水位,可以節約大量能源。“十二五”期間,將采用青草沙水庫泵閘聯合調度、大口徑管道串聯增壓技術、調度優化節能決策軟件等集成技術,實現青草沙系統的節能減排效果。
近年來由于上海的城市發展,污水量進一步增加,且進水水質濃度也有所提高。在此情況下,市發改委于2008年9月批準了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擴建二期工程立項,擴建二期工程建成后將成為南線工程收集和輸送污水的最終處理場所,與南線輸送干管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預計2015年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規模達到280萬M3/d,2020年達到350萬m3/d,成為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十二五”期間,將依托科技創新對工程設計進行優化,在節能減排方面塑造亮點。工程首創的污泥消化干化綜合處理工藝,消化過程產生的生物質能——沼氣將循環利用于消化系統的供熱,多余的沼氣產生的熱量將提供污泥干化總供能的30%,最大限度實現節能;按照設計,通過污泥消化近期可產生約4.5萬m3/d的沼氣量,相當于產生約1.2萬kw/d的熱量,估計每年可減少排放約13萬噸二氧化碳。
采用干化焚燒工藝處理污泥的竹園大型污泥處理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進,計劃2013年底建成。目前正在加緊推進相關科研,階段性科研成果已經對工程建設起到了優化作用,比如在實驗中測得干化過程排放的NH3和焚燒過程排放的NOx都高,工程選用脫氮設備使尾氣排放達標,彌補了工程設計中設備選型的不足。竹園污泥處理工程計劃在2014年進入調試運行階段,屆時相關科技成果將得以轉化,目標是力爭做到兩個10%,即干化焚燒系統整體能耗降低10%,工藝穩定運行時間提高10%,焚燒灰渣實現低能耗資源化利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