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一位人士26日透露,“十二五”將選擇重點行業的龍頭企業,強制要求其向國家主管部門報送碳排放數據,并建立全國性的碳盤查數據庫。《“十二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綜合方案》將在年內出臺。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我國政府作出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的承諾,這個目標不是單單通過單一的淘汰落后產能能夠達到的,廣泛意義上的節能減排對二氧化碳的減排效應并不大,未來一段時間,或將通過系統的二氧化碳減排實現中長期的減排目標。
顯然,單一的行政模式并不能完成這個目標,尋找其它創新模式成為碳減排的一大重要內容,盡管碳交易市場在中國并未得到充分的開展,但是按照國家對市場未來的預期調控,“十二五”將建立全國性的碳盤查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將為全國碳金融市場的開展打下基礎。前期曾將熱烈討論過是在重點行業還是重點區域進行碳交易試點,按照目前的形勢可能將在重點行業中率先推出。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一旦市場范圍鋪開,大型企業由于容易監管,在強大的社會責任、行政壓力下必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但顯然中小企業的市場積極性并不高,這將不利于碳交易市場的拓展。這樣的市場現狀對我國碳減排計量方式、計量系統、數據收錄、交易和結算風險管理、審計核證、市場監管等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低碳經濟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國際上現行的主要有兩種碳交易操作模式:強制性碳交易與自愿性碳交易。后者強調市場供求關系的充分發掘,目前在中國比較有市場。而這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定碳配額約束。雖然中國在國際上不承擔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限額,但是如果自設各個行業、地區限額,就可以創造出排放權的稀缺性,再通過配額買賣的方式,使擁有多余配額的企業將指標賣給配額不足的企業,最終實現碳交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