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國中部省份安徽省合肥市的街頭上,市民時常可以在路上看到車身上標有“I EV”標識的私家轎車,這些車是合肥市2010年末開始推廣的首批純電動汽車,共585輛。
今年底,合肥計劃再向市場推廣1000輛以上的私人純電動轎車,整車的價格也有可能低于去年的6.5萬元。
2010年6月1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同時發布《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
2010年7月,中國將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增至25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建成充電站與換電站近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示范運行總里程超過33000萬公里。
其中,中國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城市功不可沒。近年來,多個試點城市前期積累具備了各自的推廣優勢,同時通過各種創新模式積極推動當地“綠色”出行。
打造了中國首條純電動公交車線路的合肥在公共領域推廣純電動客車時采用電池“融資租賃”模式。由于電動客車一次性購置成本高,而且電池性能有待長時間運行檢測,所以合肥有關部門將車體和電池分開采購,電池采取租賃方式使用,分年支付電池租賃費用。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長菅青告訴記者,這樣給當地電池生產企業帶來了資金周轉的壓力,于是合肥市引入一家資產租賃公司買下電池,租給公交公司使用,租賃費用由合肥市財政撥付公交,再由公交公司根據車輛運行狀況撥付資產租賃公司,這樣既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也為車輛后續維保等工作提供了保障。
此外,合肥在推廣新能源私家車初期采用“定向購買”模式,是考慮到車輛雖然經過試驗檢測,但從便于發現問題,便于及時改進車輛性能的角度,選擇了位于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及相關產業鏈企業的內部職工進行示范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年初,合肥市的585輛純電動轎車全部交付到位,在中國私用電動汽車補貼試點城市中,合肥遠遠超過其他城市,成為私人轎車推廣最多的城市。
“實踐證明,最初的決定是正確的,目前,通過示范應用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后的江淮二代電動汽車即將上市。”菅青說,“屆時推出的1000輛純電動車將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市民。”
在浙江省杭州市,當地安排8.6億元的財政資金,重點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節進行財政補助。還綜合運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首臺(套)獎勵等工業政策,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而在不久前的大運會期間投入2011輛新能源汽車參與示范運行的廣東省深圳市,則提出“融資租賃、車電分離、充維結合”的新能源公交車購買、運營及維護方案。同時還與綠色出行基金等機構合作,以減排交易所得收入補貼新能源公交,力圖形成政府、企業、市場三方共同扶持新能源汽車應用的良性循環機制。
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江淮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院長夏順禮表示,這些試點城市,在城市“綠色”出行方面下了大力氣,也為新能源汽車在全國的全面推廣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技術有待突破、示范應用及產業發展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仍然制約著包括合肥在內的眾多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夏順禮說。
專家建議,各地應積極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地方保護,拓展新能源汽車應用與補貼領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