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4日訊 開發水下機器人技術,利用信息融合技術和智能專家系統綜合評價海纜線路運行狀態……這些海洋輸電的尖端科技,將在舟山成為現實。
23日,舟山電力局在國內率先建成了海洋輸電實驗基地,初步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統計,全國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島嶼共有6500多個,而海島電力輸送主要依靠海底電纜與架空高塔大跨越輸電線路。
為破解海洋輸電技術困局,與海纜已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舟山電力局,率先組織力量攻堅海洋輸電技術研究。
目前,該局已建立了國內首個涉及海洋輸電工程設計、施工、運維、綜合試驗研究的試驗體系,開發了一套大長度海底電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在國內首次應用于110千伏大長度(35公里)海底電纜實際工程;開發了一套大跨越高塔輸電線路綜合在線監測系統。截至目前,申請專利15項,其中授權4項,受理11項。
“前期確定的研究課題主要有海纜載流量、海纜深埋工藝、海纜及大跨越線路檢測等近20項。”舟山電力局總工程師宣耀偉說,重點將開發水下機器人技術,實現海底電纜敷設、打撈、巡查、監控的智能化,實現新能源接入及孤島電網互聯,利用風能、潮汐波浪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與柴油機、蓄能電池組成微電網等。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