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碳交易所進退

2011-10-25 08:11:47 《瞭望》   作者: 溫泉  

距離聯合國2011氣候變化德班(南非)峰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包括碳交易、碳金融等相關的話題逐漸升溫。

所謂“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支付另一方獲得碳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據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碳交易總額2020年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從而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場。

據報道,我國目前在籌建的碳交易所已經多達100多家。

《瞭望》新聞周刊日前了解到,我國目前已經成立的碳交易所比較常見的模式是:依托各地產權交易所成立,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入股。業內人士向本刊透露,各地產權交易所相互模仿,因此“有多少產權交易所就可能有多少碳交易所”。果如此,醞釀中的碳交易所數量可能更多。

根據國際經驗,一般一個國家或地區只有一兩家比較成熟的碳交易所,中國的碳交易所建設是否過熱?

碳交易所“虛熱”?

2008年7月16日,國家發改委決定成立碳交易所。此后兩個月內,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相繼成立。其他各地碳交易所建設步伐也隨之加快。雖然各地交易所名稱不一,但大多帶有“環境”字眼,而因為其他交易都不會像碳交易規模這么大,所以這些交易所實質上都屬于碳交易所。

京津滬三大碳交易所成立以來,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經營業績均不盡如人意。即使盈利,主要利潤來源也非碳交易。

目前從根本上說,中國沒有自己的“碳”可供交易,目前三大交易所也都各自在如何開展碳交易方面進行探索。

我國碳交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我國和發達國家間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二是國內企業的自愿減排項目(VER),就是一些機構或個人出于企業形象或社會責任的考慮,購買一些指標來抵消日常經營和活動中的碳排放。業內人士坦言,由于沒有強制性,此項業務量“微不足道”。因為目前我國尚未賦予碳排放權商品屬性,也沒有形成碳排放權的分配機制。

但即使是CDM項目的交易,國內碳交易所插手也不容易。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唐茂松對本刊記者說,“(相對于國際買家)國內的環境交易所作為一個已成型的一級市場(CDM)的后入者,在這個鏈條中交易所扮演的只是一個補充角色,并不居于主導地位。”

奧地利氣候減排貿易公司是中國CDM項目市場上的國際買家,該公司清潔發展機制亞洲業務總監張燕平告訴本刊記者,中國的碳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游戲規則,比如,CDM項目的買家在中國國家發改委都有登記,賣家可以從發改委網站上了解買家信息,并直接與其聯系。同時,早期接觸CDM項目的開發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渠道,他們會向買家提供項目信息。

趨勢的誘惑

對國內紛紛上馬的碳交易所,曾經擔任北京環境交易所副總經理的王毅剛認為,這種熱情源于兩股沖動的一拍即合——地方政府成為碳金融中心的沖動和各地產權交易所尋找方向和出路的沖動。

碳金融是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現階段碳金融主要是依托碳交易的金融活動,包括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及其他相關的金融活動。

王毅剛對本刊記者說,成為碳金融中心的好處在于可以形成碳金融資本的集聚和集中。這樣,資本集中、產業發展、技術發展、機構設立,一個產業就出來了。“碳市場本身的規模可能不見得像傳說中那么大,但其背后的新能源產業的規模可能是碳市場規模的10到15倍,甚至20倍。”

他解釋說,碳市場的價值是能源市場激勵的價值。因為碳價實際上是新能源利潤的價值,即新能源從不賺錢到賺錢體現為碳價。一般來說,一個行業價值的5%~8%左右是利潤,碳市場規模乘以這個百分比的倒數,即10或15,甚至20倍以上,才代表它背后的新能源產業的當年產值規模,如果考慮投資規模數字就更大了,需要再乘以10~15。

業內人士告訴本刊,很多時候,建立碳交易所也是地方政府為了表明一種姿態,表明自己在節能減排方面有所作為。畢竟,節能減排有時會與地方經濟發展速度產生沖突,很多地方并不情愿。于是,先掛個牌,搶個概念,萬一有什么事能集聚資源,就成為進退之間的一種平衡。

“另一方面,產權交易所目前的日子苦樂不均,”王毅剛說,“因此他們希望碳交易所能夠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本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碳交易所的投資者當中不乏民營企業。

陜西環境權交易所董事長張介維向本刊透露,該所最初就是民營企業天財控股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大連環境交易所的大股東大連東達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也是民營企業。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山東單縣碳交易所的投資者,是民營企業廣州長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具有多年生產和經營電力節能產品和電力節能項目的企業股東。

被媒體指“已關門”的單縣碳交易所所董事長、廣州長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蓋天仲向本刊澄清:“記者去采訪時正好碰上單縣碳交易所搬新址辦公,報道發表之前并未有媒體向我核實交易所運營情況。單縣碳交易所一直都在正常運營”。[page]

蓋天仲說,投資建立碳交易所并非一時沖動,而是他們發現生產型企業即使政府沒有要求節能減排,企業也有減排需求。因為引入節能技術,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而由此產生的節能減排量,還可以再交易,就可以獲得一筆額外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在此過程中,碳交易所恰好可以為碳減排的買賣雙方搭建平臺。

遼寧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徐鶴立則坦言,雖然現在虧損,但是投資者看重的是趨勢。

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碳交易可以用市場機制幫助中國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因此進行碳交易是必然的趨勢。

徐鶴立認為,國際碳市場的形成意味著空氣將不再免費,人類歷史上許多自然資源的利用都經歷了由免費到不免費的過程,“空氣不免費”將開啟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為此等待是值得的。

呼喚“頂層設計”

有專家告誡:“全國不需要那么多碳交易所,各地都在建是一種資源浪費。”但很多投資者表示,更多的是要在今后規模巨大的碳交易市場上分一杯羹,并不一定有意爭奪全國碳交易中心。

張介維認為,即使最后全國形成一兩個碳交易中心,也需要建立一些區域中心:“任何事情不能走向兩個極端。碳交易所太少會形成壟斷,太多就亂了,建立區域中心可能是比較合適的。”

洲際交易所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歐洲氣候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所,洲際交易所集團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認為,從根本上講,目前交易所數量的多少并不是一個問題,這些交易所可以開展市場化的競爭,做得好的自然會脫穎而出。

廣州產權交易所、廣州環境資源交易所總裁李正希指出,目前我國碳交易所建設的問題正在于——條塊分割的行政體制與開放的市場機制的矛盾。

李正希認為,如果國家準備在北京、重慶、上海等六個地方建立碳交易試點,那么應該全國各地都可以組建團隊制定方案,讓各種方案競爭,誰的方案好就用誰的。或者,不指定試點,那就全國各地都可以建,看誰最后做得好。但是,現在的做法是,一方面初步定了碳交易試點,全國其他非試點地方也在建,而且建碳交易試點需要經過政府批準,政府是否批準又沒有統一的游戲規則,這樣的競爭并不公平。

王毅剛在期貨市場有十幾年的從業經驗,他認為,現在已經建立的碳交易所本身已經體現出了一些矛盾之處。

一般來說交易所有兩種性質:公司制和會員制。如果是公司制,國家就只能設置準入門檻,全國各地只要符合標準的地方都可以建碳交易所;如果是會員制,就應當像當年建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一樣,指定哪幾個城市來建。但目前碳交易所的現狀是,各個碳交易所的組建都采用公司制,因為都是由企業入股建立,同時,又指定誰可以建,這就把國家的權力市場化,形成壟斷性的利益輸送。

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志和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張躍軍博士等認為,理順碳交易所建設,根本在于國家層面對碳交易制度的頂層設計。

楊志認為,現在各地都嘗試一下未必有多大的弊端,甚至還有一些宣傳鼓動的好處,但是在不同階段要有相對的把控,應該拿出政策法規方面的一攬子計劃,“拿出頂層設計,投錢的人不是傻蛋。”

發改委氣候司:探索創新建立國內碳交易體系

《瞭望》:我國將如何推動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建立?發改委有哪些工作部署?

答: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綜合運用排放權交易等市場手段,能夠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以較低成本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同時,碳排放權交易也將催生新的金融產品,在吸納流動性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任務要求。發改委按照相關工作部署,借鑒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作經驗和做法,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基礎研究,充分考慮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需要,形成了逐步建立國內碳交易市場的工作思路。首先是推進基于項目的自愿減排交易,積累經驗,做好交易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認證、監管等相關能力,同時選擇有條件、有意愿的地區,著手開展區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探索碳交易機制發揮作用的最佳做法,加快應對氣候變化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立法進程,并在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穩步推進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開展碳排放交易,為逐步建立全國范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創造條件。

《瞭望》:我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進展如何?碳交易市場將如何布局發展?

答:發改委正在組織制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暫行辦法》,準備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發布實施,同時正組織研究建立自愿減排交易登記注冊系統,支持和鼓勵基于項目的自愿減排交易活動,推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規范、高效運轉;正統籌考慮相關工作基礎和區域發展階段,準備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中國 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