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清潔生產促進法修正案(草案)》,明確提出國家要建立清潔生產推行規劃制度,進一步促進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強化各級政府推行清潔生產的職責。這表明中國政府已經決心加快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走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之路。
節能減排也確實是刻不容緩的發展事業,它事關國家是否能確立一種強有力、可持續的發展戰略模式問題,事關國家在未來國際社會的核心經濟競爭力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急劇飆升,目前已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第一大國。而且,中國的人均優勢正在消失。此外,中國推行節能減排還面臨著基本國情的制約性:因為當今的中國還是一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較低、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相對較弱的發展中國家,還是處在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發展過程和民眾用能需求加速上升的過程之中,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因此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然而,涸澤而漁、急功近利的發展模式自然只會以犧牲未來的國家競爭力來換得眼前的短暫經濟利益,它只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自然環境問題、生態問題、健康問題、社會問題。
事實上,世界各主要國家盡管圍繞碳排放問題就其各自的權利和責任競相討價還價,但卻都在紛紛走上低碳經濟之路。這不僅僅是為了要對保護世界環境作貢獻,為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作出共同的努力,也是各大國基于相互之間進行戰略力量競爭的現實考慮。
在美國,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一直著力于將新能源經濟打造成為恢復美國經濟活力的新增長點,致力于創造“綠色崗位”,將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問題與減少美國對石油和傳統化石能源的過分依賴相聯系,并將其上升到影響美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問題。同樣,歐盟、日本、印度等世界其他主要的國家或國家聯盟,也都在尋找發展各自的低碳經濟之路。
對于我國來說,如何能夠在致力于促進節能減排的同時,又能使經濟尚未發展的中西部地區的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權利得到保障,這確實是一個戰略性難題,然而卻不能因為面臨困難而卻步。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