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3日消息 國家電監會近日發布《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通報》顯示,2010年全國13個省的發電企業存在6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發電機組發電小時數低于30萬千瓦級小機組的不正常現象。電力體制矛盾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節能減排大局。
據了解,60萬千瓦以上大容量燃煤機組發電效率高、煤耗低,排放少;小燃煤機組煤耗高,效率低,排放大。按理說,讓大型機組多發電無論對于企業效益還是國家節能減排都有好處。而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
《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通報》顯示,約半數省份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低于30萬千瓦級機組。
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低于30萬千瓦級機組的省(區、市)(電網)有13個,分別為貴州(-1033) 、廣西(-728)、山西(-659)、甘肅(-521)、浙江(-357)、江西(-340)、重慶(-332)、上海(-269)、廣東(-228)、湖南(-187)、河北(-174)、寧夏(-121)、云南(-111)。
此外,約半數省份60萬千瓦及以上、8個省份30萬千瓦級機組利用小時數低于常規燃煤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
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表示,“按照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應該安排大容量低能耗的機組多發電。火電機組現在情況是倒掛。影響了清潔高效機組的發電出力,和電力行業節能減排背道而馳,也不利于緩解當前電力供需的矛盾”。
《通報》指出,造成60萬千瓦及以上、30萬千瓦級常規燃煤機組利用小時數倒掛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電網網架結構不合理,大機組出力受限而窩電。
二是現行電量形成主要依據政府有關部門下達的年度預期目標制定,部分地區在下達年度預期目標時,大小機組之間沒有按照有關要求拉開檔次,個別地區安排的電量就出現倒掛。
三是大容量空冷機組受在超設計高溫天氣情況影響無法滿負荷運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年的利用小時數。
四是以省為單位的計劃模式與電源布局不適應,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發揮不夠,限制了部分大型機組發揮作用。
此外,《情況通報》還指出,60萬千瓦以上大型機組多為近幾年新投產,在電煤購進渠道上不如投產年限長的老機組靈活,缺煤停機是導致利用小時數低的另一原因。《情況通報》數據顯示,排在倒數前一位的貴州省因缺煤導致大型機組少發電1033個小時。
記者注意到,產煤大省山西省赫然列在倒數第三位,大機組少發電659小時。電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劉寶華指出,“山西不缺煤,它缺的是機制。我們現在電力政策保護的是投資者的利益,它是根據投資則的回報來確定的電價,而不是根據市場供需關系。所有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力度還不夠。最根本的還是要通過市場機制使資源能夠流動,得到合理化配置。電力才能夠科學發展。”
市場煤,計劃電的矛盾已經持續了近10年。近年來受煤價連年上漲影響,火電企業虧損程度也不斷加深,實際上,燃煤機組缺煤停機和非計劃停運已呈司空見慣之勢。
另據電監會最新《全國電力供需及電煤供應檢測預警信息》,截至10月22日全國日缺煤停機容量最大達到近1600萬千瓦。云南、貴州、四川、湖南、重慶等省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平均可用天數已下降至警戒線7天以下,隨著冬季用電高峰的臨近,上述省份的部分地區已先后不同程度出現缺煤停機現象。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