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分別規劃了共約5300億元的特高壓直流及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按照國家電網規劃,到2015年,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交流電網將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堅強網架,投資約為2989億元。
但由于交流輸電的建設仍然存在爭議,目前直流項目的建設與審批進度明顯快于交流項目。“特高壓交流線路和直流線路只有科學搭配,才能使電力運輸高效、經濟、穩定,二者應協調同步發展。”國網能源研究院高級經濟師白建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直流特高壓由于主要采取點對點的形式,對電網運行的干擾較小,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共計規劃了12條±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
相比較而言,交流特高壓電網的建設卻存爭議,主要是其經濟性和安全性。對于交、直流工程的進展不一的情況,白建華表示,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特高壓發展過程中交流與直流的定位不一樣。電力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今后5年、10年將建成怎樣的電力傳輸系統,與我國的能源分布、結構是有關系的。嚴格來講,先要論證2015年、2020年甚至2030年的能源生產、加工、轉換和輸送情況,并根據能源需求設計相應的電網系統,也就是目標網架。
“目標網架的設計需要嚴格根據電力系統使用安全表格做各種計算,測算出交流和直流如何搭配,才能使電力運輸高效、經濟、穩定。按照世界范圍內的電力系統發展規律來看,在大的負荷中心地區需要建交流電網,而遠距離電力運輸則需要靠直流線路。目前,即便直流暫時走在前面,也不代表未來不發展交流。”白建華表示。
據介紹,交流電網接納、配置能力很強,而直流有著強大的輸送能力。其最大的優勢是具有聯網功能。所謂聯網功能,即由交流構筑成一個系統后,可以通過錯峰方式在需求端對負荷進行調劑,也可以在供應端使各省之間的能源優勢互補。而直流則主要是大容量遠距離傳輸電力功能,我國的能源結構是地區間電力供給與需求差異很大,需要遠距離傳輸。“受端電網必須要有比較強的交流電網進行支撐。當直流網絡將電力大規模運往受入地之后,如果當地的交流網絡不夠強,就無法受入足夠的電力,從而影響到直流的實際效果。”
對于近期剛剛批準的淮南—上海的特高壓在華東區域充當的角色,白建華告訴記者,淮南—上海的交流線路是華東環網的一部分,既有聯網功能,同時更具輸送功能。安徽也有電廠,該線路可以傳輸能源,緩解電荒。
“交流的建設是必然。華東地區是電力大量受入區,目前主要通過輸煤在當地建電廠,但是隨著土地資源、環境資源和運輸能力因素限制,輸煤的道路走不通。只有地區的受讓電力的能力增強了,才能大量受入直流輸送的電力,并經過受端各級電力的協調,分配到負荷區。”白建華說。
他同時強調指出,未來,目標網架一定要突破區域、省際之間的限制,目前直流已經實現跨區域連接,未來交流也將跨區域。“因為直流輸送電力之后面臨受端分配的問題,如果直流先行,而地方的交流網絡沒有建好,整個電力系統也無法正常運行,交流與直流發展一定是協調過程。”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