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10月19日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顯示,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屆時分別滿足5%、8%、17%的電力需求,風電將成為中國的5大電源之一。根據估算,2010~2020年,我國風電涂料約需13萬噸,有近70億元的市場。
但現實是,中國的風電涂料,特別是葉片涂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近70億元!不禁疑惑,如此巨大的一個市場,中國的涂料企業就抓不住嗎?
市場霸主都是洋品牌
在能源日漸趨緊的大背景下,全球已有不少于70個國家在利用風力發電。在我國,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風電裝機容量在近些年也得到了持續快速增長。根據今年3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新安裝風電機組12904臺,裝機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長73.3%;累計裝機容量達44733.29兆瓦,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這一成績是2005年的32倍,相當于2010年全球風電市場的一半。
風電產業的崛起也給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涂料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由于風電裝置大多建在沙漠等無人區域,風沙和塵土大,風機系統會遭遇到各種惡劣環境的侵蝕。同時海上風電長期受到水汽、鹽霧侵蝕及海浪的沖擊,容易發生腐蝕問題。所以必須依靠防腐涂料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以及壽命的延續。風電保護涂料主要包括塔架防腐涂料和葉片保護涂料,而塔架底座、輪轂、軸承、機艙罩、整流罩以及其他電氣設備同樣也需要涂料的防護。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董秀芬曾表示,風電涂料雖是配套產業,但是對風電產業的影響卻很大。2010年,按風電機組的產量計算,風電涂料的產值超過10億元。根據風能發展目標,風電裝機容量2015年將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十二五”末,風電涂料產值將達到30億~40億元,這僅僅是新增裝機施工用涂料,如果包括葉片的修補、維護,以及整個生命周期,其產值將更高。據測算,2010~2020年,國內風電涂料總計約需13萬噸,有近70億元的市場。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預測,對風電裝備保護涂料的需求,將使風電涂料成為推動涂料行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
但事實如何?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工程師郭鴻霖日前向媒體爆料:在一線風電涂料生產企業中始終難覓中國企業的身影,中國的風電涂料主要由國外涂料品牌供應,特別是葉片涂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據郭鴻霖介紹,來自丹麥、德國、意大利、美國的化工涂料企業目前是中國風電涂料市場的霸主。其中,在塔架涂料方面,丹麥的赫普集團(Hempel)、挪威的佐敦公司(JOTUN)、荷蘭的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以及美國PPG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最高;在葉片涂料中,則是德國的美凱維奇公司(Mankiewicz)、美國的PPG、德國的巴斯夫和德國的博格林公司(Bergolin)等企業占有優勢。其中PPG公司推出的“薄膜型”風機葉片涂層保護系統可使涂料使用量減少60%,但性能不變,且其附著柔韌性還有所提升,耐腐蝕性能和耐候性能也比較強。
國內企業后生不可畏
據了解,在2009年時我國就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涂料生產、消費第一大國。到2010年,我國的涂料產量已經達到了966萬噸。國內上萬家涂料企業為何就供應不了這區區幾萬噸風電涂料呢?
記者采訪了國內十幾家涂料企業發現,國內企業也是近兩年才開始踏入這個領域,并且每年的產量也就在幾十噸甚至幾噸。
“根據相關統計,2009~2010年,國內的風電涂料市場需求量在3萬噸左右,但國內所有涂料企業加起來,在風電涂料市場所占的份額也不到一成。”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產業發展部高級工程師劉國杰向CCIN記者感嘆道。
劉國杰還說,國內目前甚至尚未頒布風電涂料行業標準,各涂料企業通常是依靠自身的理解以及風電設備生產商提供的一些要求來制定企業標準。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誰愿意用?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風電機組單機容量的不斷擴大,對風電涂料的要求也在提高。例如風機葉片已由最初20米左右長度的小型葉片發展到如今50米左右甚至更大型的葉片,相應的葉片涂料也必須隨之發展。小型葉片常用不飽和聚酯樹脂制作,外層覆蓋樹脂膠衣,往往不再進行涂裝保護;而較大型的葉片都采用環氧樹脂玻璃鋼作為基體,表面都會采用高性能聚氨酯涂料進行涂裝。業內的一位涂料人士形容:風電涂料市場在跑,而國內企業在扶著走。
杭州油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姜方群向CCIN記者介紹說:“我們公司原來想過進入該領域,但因為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需要新的技術研發,通過國家的產品認證,產品周期比較長,實在沒這個能力和精力。”
“我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研發,技術基本不成問題,但下游客戶要看我們做風電涂料的業績。國內企業做風電涂料也是這幾年起步,哪有業績?”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有為向記者表示。
陜西寶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憲文談到國內的風電涂料市場也顯得有些無奈:“我們能夠做塔筒涂料,但量非常小,去年和今年都只產了五六噸,而且都是有客戶需求了再生產,下游用戶都不愿意‘吃螃蟹’。”
“我們能生產塔筒涂料,但一年也就20噸左右。因為風電設備的核心技術目前基本在國外,所以設備招標方在招標時基本都要求用國外的涂料產品。”大連裕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于清章也如是說。
因地制宜或許有機遇
不過,最近業內傳開了一個重要消息,這讓國內企業看到了希望。
據涂料行業內人士介紹,雖然目前運行中的風電設施涂料幾乎全部為德國美凱維奇、巴斯夫、博格林和美國的PPG等這些洋品牌,也均在設計期限內,但實際運行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在三北寒旱風沙區,由于塔內外壁腐蝕環境不同,外壁圖層性能不足與內壁圖層性能過剩,造成雙重浪費。
“中國的風場大多位于風沙沖擊區域,這些洋品牌有的只能適應歐洲優良的大氣環境,在中國風場根本就不能抵抗風沙的沖擊。”黃有為說。
國內企業振奮起來 紛紛發聲
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明表示,我們國內的涂料企業在進行風電涂料研發時,都是根據中國的風場環境來進行產品設計,能更好地適應海洋及內陸風沙寒旱氣候環境,一些主要性能指標甚至超過同類國外品牌。既然國家鼓勵發展風電,在項目設計和招標時也應鼓勵使用國產的品牌。這不僅僅是涂料,風電相關的其他產品都是如此。我們的產品質量是夠硬的,而且還有價格優勢。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夠進行產業引導,盡快實現風電涂料的國產化。
“我們希望國內風電涂料的下游用戶能夠跟我們多多進行交流,把他們對產品的要求告訴我們,我們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這一點國外企業雖然也能做,但我們比他們有優勢,因為他們的研發團隊都在國外,我們與客戶交流更便捷,更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像當年引導汽車涂料國產化一樣,讓國內涂料企業能夠與洋品牌公平競爭,不能因為項目招標方的門檻壁壘,就讓這么大的風電涂料市場白白丟掉。”黃有為說。
劉憲文認為國內的涂料企業應該在經營措施上作出改變,鼓勵風電業主方嘗試國內產品,勇于向涂料使用者作出承諾。如果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影響使用效果,涂料企業要敢于承擔風險,以此一步步打開市場。
劉國杰則建議,國內的涂料企業可以先從塔筒內壁涂料入手。因為目前風電業主方對此的招標門檻不是很高,不像葉片涂料一樣非得認定國外品牌。等塔筒內壁涂料市場做大了,再逐漸進入其他風電涂料市場。這不是一個急得來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此外,風電涂料的行業標準應該加緊制定。行業標準的制定能夠幫助風電涂料使用方在選擇產品時有更規范的參考,這對推動我國風電產業設施配套涂料的國產化進程,加快我國風電涂料產業發展步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