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這是自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以來,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國家層面的指導性文件。
如何看待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現狀和趨勢怎樣?“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怎樣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圍繞這些問題,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參加“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暨工作座談會”的間隙,接受了記者專訪。
粗放增長難以為繼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向中西部轉移是黨中央、國務院明確的重大戰略任務。當前,加工貿易發展面臨著經營成本快速上升、環境資源壓力不斷加大、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等多重壓力,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蔣耀平表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從根本上說,就是提高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分工地位,在保持“中國制造”優勢的同時,形成“中國創造”新優勢。
他認為,總體上講,對企業而言,轉型升級是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國際競爭能力,提升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提升盈利水平,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單純地從來料加工廠轉為獨立法人企業,不是要轉向新的行業,也不是簡單地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
對地方而言,轉型升級是要立足當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不斷發揮區域優勢,增強配套能力,形成產業特色和更加合理的產業布局,同時,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開展加工貿易,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對國家而言,轉型升級是指提高加工貿易增值率,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區域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有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不是簡單地將加工貿易轉變為一般貿易,或者從“放養”轉為“圈養”。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十二五”規劃要求,落實《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穩定政策預期,加快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蔣耀平說。
轉型升級成效初顯“兩高一資”得到控制
近年來,各地政府、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結合本地方、本部門的實際,合力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轉移,取得積極成效。
來自商務部的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呈現新的特點:
一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效益提高;二是來料加工占比不斷降低。從2000年的30%降至今年前10月的15.8%,比2010年底又下降2.6個百分點;三是企業形態逐步優化。更多民營企業融入跨國公司采購體系;四是產業鏈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從過去的簡單加工向深加工配套不斷深化;五是生產模式進一步優化。由單純的代加工向代設計、代加工一體化轉換;六是企業轉型升級動力增強。轉型升級示范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比、平均擁有專利數量等指標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呈現量、質齊升局面。今年1至10月,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進出口627.6億美元,增長70.4%,高出全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56.2個百分點,在全國加工貿易中的比重由2006年的2.5%提高到5.9%。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呈現幾個鮮明特點:一是IT產業開始大規模轉移;二是產業轉移以增量為主;三是“抱團轉移”趨勢明顯;四是經營模式有所轉變,加大內銷比例;五是轉移中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六是東部省內轉移同步進行。
“按照宏觀調控部署和節能減排要求,我們現在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加工貿易。”蔣耀平說。2006年以來,我國先后7次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總計1803個產品列入目錄,鋼鐵、石化、有色、造紙等高污染、高耗能及消耗國內資源產業的加工貿易業務已經停止,加工貿易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外貿形勢相當嚴峻推動轉型應對挑戰
當前,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明年對外貿易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今年前11個月,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11903.8億美元,同比增加13.4%,低于全國外貿增速10.2個百分點。
蔣耀平指出,實踐證明,只有那些重視研發和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和自有品牌、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高、能夠控制和影響營銷渠道的企業才能夠從容應對挑戰,實現逆境中成長,危機中壯大。必須高度重視國內外環境變化對加工貿易的影響,增強憂患意識,加快推動轉型升級。
蔣耀平表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轉移要力爭實現“五個轉變”:一是產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轉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二是產業鏈由短向長轉變,向研發設計、創立品牌、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三是經營主體由單一向多元轉變,促進內外資企業共同發展。四是區域由東部為主向東中西并舉轉變,引導加工貿易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梯度轉移。五是增量由區外為主向區內為主轉變,引導增量向海關特殊監管區集中。
據他介紹,“十二五”期間,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在以下幾方面加快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轉移:
一是加快推進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完善政策措施。鼓勵東部地區向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承接新興產業和研發環節,延緩東部產業向國外轉出進程,引導其向中西部轉移。
二是抓好重點承接地的建設和培育,推動加工貿易有序轉移。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和細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增強重點地區承接能力。選擇一批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經濟實力雄厚的承接地作為承接轉移示范區。
三是完善管理,促進加工貿易健康發展。依據國家產業、環保政策,探索建立合理的加工貿易企業準入標準。推動部門間聯網,實現加工貿易管理全流程電子化和管理數據共享。探索電子圍網區域管理模式和配套政策。
四是加強服務,優化發展環境。要在融資、用工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解決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等困難。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