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低碳,還得改變目前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就像社會包含多種經濟成分一樣,我國同樣需要多種能源成分――以各類可再生的新能源形式,補充乃至替代“高碳”的傳統能源。然而,低碳能源的“脖子”卡在哪兒了?
記者前天專訪了上海交大制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太陽能發電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如竹教授。
多出來的電無法被回收
記者:日常直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電和氣。這兩種傳統的“舊能源”,有什么節能增效的新用法?
王如竹:不論燃煤還是燃氣電廠,都是將熱能轉化為電能,轉化效率其實不到一半,大量的熱能被浪費了,比如熱水、熱氣白白排放,無法像電能一樣遠距輸送至生產、生活場所。同時,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耗也相當可觀。因此,國外通常采用冷熱電三聯供方式,由用能單位按各自需求自主供應,形成分布式供能的格局。
記者:國內也有賓館、醫院采用了這種新方式,但為什么鋪不開?
王如竹:合理的分布式供能接入相對綠色的天然氣來發電,同時充分利用余熱,滿足用電供熱制冷之需。重要的是,各個分布式供能點在自給自足之外,還能將余電送回電網,獲得電價收益。但在國內就有一個“卡脖子”的地方――多出來的電無法入網,更無法收購,這種分布式供能當然成不了氣候。
記者:為此,不少發達國家的電表是雙向計費的。
王如竹:這才是真正的“智能電表”,既算發電也算收電。
智能電網應包容新能源接入
記者:那么,太陽能、風能等低碳能源的應用和普及是不是也因此被卡住了“脖子”?
王如竹:正是如此。我們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就應該全面包容太陽電、風電接入電網。光電場、風電場都可以采取分布式供能方式,甚至家用太陽能的余電也可并入電網。如果用電多了,發電也多,收支可以相抵。
記者:看來,智能電網在新、舊能源方式融合上非常關鍵。
王如竹:智能電網將發揮核心的調控作用,打通各種形式的能源,盤活整個能源局面。在能源利用效率極高的日本,一種微型智能電網甚至讓太陽能與電動車建立新的能源關系,入網的太陽能家庭能將富余的太陽能存入電動車電池內,從而帶動新能源交通的發展。
記者:但目前提到“智能電網”,似乎還是火電一家的事。
王如竹:智能電網還是電力企業主導,甚至有壟斷。太陽電、風電固然不如火電那樣持續穩定,因此一些集團以“電網安全”為由,“婉拒”其他類型的電力并網,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智慧地解決的。國家層面應機制創新,全盤統籌智能電網的多元性。
技術已自主政策也要有
記者:最近,上海交大圖書館實施了學生團隊研發的“大型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節能監控”項目,引來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無償提供智能傳感設備。您怎么看這種節能改造模式?
王如竹:事實上,國外非常關注國內低碳經濟領域的策略和動向,比如日本方面就在國際合作中對智能電表供應表示出濃厚興趣。因為,中國能源改革一旦全面啟動,新增市場十分巨大。
記者:所謂“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是一駕最大的馬車吧?
王如竹:在當前國情下,政策導向在需求拉動、市場培育方面的作用,可能遠遠大于技術本身的作用。目前,在低碳能源領域的眾多適宜技術已經自主,但能否適用內需很多程度上取決于能源新政。比如分布式供能方面,盡管歐美日都有大牌產品,但國內車廠、船廠的發動機部門也具備基礎,可在相關市場打開時迅速轉型為分布式供能設備供應商。
記者:也就是說,技術基礎不卡脖子了,政策基礎也不能卡脖子。
王如竹:沒錯。發達國家在推行低碳政策時力度很大,有路線圖,有時間表,還有補貼。眼下,我國太陽能、風能裝機容量增量很大,甚至被認為超前,其實這不是什么壞事,只要在政策上有利于發動生產和消費的需求,這些增量也將很快被消化吸收。盡管低碳能源初期成本可能較高,但從整個生命周期看,越是長久應用越有效益產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