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東省環保廳下屬的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開發布會答記者問,廣東繼南京之后,率先公布粵港珠三角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廣東3個監測站過去6年的PM2.5(可入肺顆粒物,又稱“灰霾元兇”)數據,年年均超標,不過,呈逐年下降趨勢,2010年比2006年PM2.5年均濃度已下降8%~28%。據悉,廣東三種空氣質量監測網絡不久將“三合一”,廣東所有城市最遲于2014年具備PM2.5常規監測能力,國家一旦正式公布PM2.5新標準,已具備監測能力的廣州、深圳等城市將立即常規公布PM2.5數值。
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昨天檢測到的廣州PM2.5數據曲線圖
過去6年:廣東PM2.5數據達標率“不好看”
昨日,省環保廳就PM2.5一事舉行發布會。會上,省環保廳區域大氣科學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鐘流舉率先公布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RAQI)從化、萬頃沙、惠州3個內地站點過去6年的PM2.5數據,初步的有限數據顯示:過去6年,廣東城區的PM2.5年均濃度為37~47微克/立方米,根據環保部公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PM2.5的年均濃度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從這個標準來看,廣東靠近達標點,但數據達標率的確不好看”,鐘流舉表示,城郊的數值較高,為32~61微克/立方米。從這個數據看,廣東珠三角的PM2.5年均濃度年年都超標了。
“不過,3個點太少,不能全面反映廣東整體PM2.5情況,目前廣東共97個城市空氣質量國家監測站,如果這些站點全部裝上PM2.5監測儀,不需增設太多,就能基本反映廣東PM2.5情況。”鐘流舉解釋說,城郊高于城區的一大原因在于PM2.5的局部污染特征不明顯,可在空氣中懸浮很長時間到處漂移,但這并不能反映郊區的局部污染比城區更嚴重。“珠三角如果PM2.5要低于35微克/立方米,存在較大壓力,是非常不容易的。”鐘流舉說,如果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評價,廣州的空氣優良率將會顯著下降。不過,目前珠三角空氣污染最大問題不是PM2.5,而是臭氧,未來要將兩者同時納入治理,廣東壓力不小。
常規公布:國家一公布標準廣深即可公布
按照環保部的監測時間表,到2016年,全國都要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評價體系,有條件地區鼓勵先行先試。那么,廣東是否會率先納入PM2.5并常規公布?鐘流舉表示,這取決于兩個前提:一個是國家的PM2.5新標準出臺;二是廣東各城市PM2.5常規監測能力的完善。
據介紹,廣東現有97個環境空氣質量國控監測點,廣州10個、深圳8個點全部具備監測能力;東莞、佛山各有5個和8個點具備,珠海、江門、肇慶、惠州、中山等市各有1~2個點基本具備;珠三角以外其他城市目前基本不具備。副省長林木聲在剛召開的廣東環保會議中表示,廣東在監測方面將分三步走:2012年,珠三角9個地級市和順德將具備對“新標準”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可入肺顆粒物(PM2.5)、和一氧化碳(CO)等6項空氣指標的常規監測能力;2013年增加汕頭、湛江和韶關;2014年,剩下的12個城市所有都要開展監測。也就是說,2014年是廣東各市監測PM2.5的“關門時間”。
鐘流舉表示,一旦國家PM2.5新標準出臺,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將率先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布,珠三角已具備監測能力的城市將及時公布PM2.5數值,目前廣州深圳條件成熟,“國家公布新標準之日,就是PM2.5發布之時”,但珠三角以外城市,則按國家部署的統一時間表發布。
不久之后:粵空氣質量監測網將“三合一”
鐘流舉告訴記者,目前廣東具有粵港監測網(RAQI)、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網(AQI)和珠三角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不久三種監測網絡將“三合一”。記者獲悉,除國家部署要建設的監測站點外,廣東還領先全國各市建立并運行了首個國家背景空氣監測站(全國將設14個),設在韶關南嶺1700多米海拔的地方。此外,還在鶴山率先建立一個“大氣超級監測站”,春節前可完工并投入運行,“現在的監測網是監測3項指標,新規出臺后增到6項,但超級站將可監測200項!”據悉,類似的超級站香港環保署也有1個,將重點研究大氣污染的形成機制,以便對污染物“精準打擊”。
記者獲悉,廣東還在廣州萬頃沙、琶洲、從化、惠州、鶴山、博羅、臺山等地設了8個區域監測站,在韶關始興縣設立省內首個農村空氣監測站。“另外,我們在穗莞深的主干道高人流、高車流地區率先設立路邊監測點,監控空氣狀況,普通監測站監測高度通常是20米,路邊監測高度僅有1~2米。”
此外,記者對比廣東3個監測站過去6年的PM2.5數據發現,近年來,廣東PM2.5年均濃度逐年呈下降趨勢,2010年比2006年已經下降了8%~28%。
PM2.5從何而來?
初步研究,PM2.5的人為來源主要來自大的工業點源、機動車排氣、建筑揚塵以及冶金水泥等污染源:
30%來源于二氧化硫經氧化后形成的硫酸鹽細粒子;
10%來源于氮氧化物氧化形成的硝酸鹽粒子;
25%來源于機動車尾氣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是家具制造、涂料生產、包裝印刷、制鞋等行業十分集中的地區。這些行業在生產使用有機溶料等原料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VOC,對臭氧和PM2.5污染有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