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做了件讓世界驚訝的事。選擇在此時退出,避免了因沒有實現《京都議定書》的目標而面臨的約140億加元罰款。
在德班氣候變化大會閉幕一天之后,加拿大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并稱該協議不能幫助解決氣候危機。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列舉的數據,加拿大200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增長近30%,比2005年增長17%左右,而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加拿大到2012年的排放應比1990年降低6%。
加拿大曾是《京都議定書》的熱心推動者,如今為何第一個跳出來拆臺?究其原因,主要涉及到加拿大的能源利益。在該國石油資源中,有相當部分為油砂礦,這種油砂礦的石油提煉成本數倍于普通石油,且開采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十分嚴重。加拿大選擇在此時退出,避免了因沒有實現《京都議定書》的目標而面臨的約140億加元罰款。
加拿大的經濟結構已由聯邦自由黨執政期間,簽署《京都議定書》時以制造業、高科技產業為主,轉變為以石油、林木等資源性產品出口為主,石油出口收益在經濟中占極其關鍵的比重。如果嚴格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進行碳排放限制,則加拿大油砂生產將受到致命影響,或減產,或成本繼續提高,這都是目前以哈珀總理為代表的加拿大保守黨政府所無法忍受的。
幾乎只用了10年,加拿大的油砂就從一種邊緣資源轉變為一種重要資源。如今,加拿大的油砂產油量達到每天150萬桶。到下一個十年開始的時候,加拿大的油砂產油量可能會翻番到每天300萬桶。這一增加的產量,外加其他石油產量,已使加拿大成為比伊朗還要大的產油國——成為世界上僅次于俄羅斯、沙特、美國和中國的第五大產油國。
油砂雖好,卻有個不雅的外號——“臟油”。2011年10月,歐盟委員會提議將油砂原油歸類為比從常規油井中提取的石油更臟的燃料來源。但加拿大并不理會歐盟的動議,因為歐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油砂資源。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有關油砂對環境影響的爭論甚囂塵上,但它正被證明是能源安全的一個主要貢獻者。
當前,美國1/4的石油進口來自加拿大,其中大部分由油砂制成。美國要減少對動蕩不安的中東石油的過度依賴,穩定可靠的加拿大當然是最佳替補者。
但在美國,環保理念頗強的民主黨人多反對進口加拿大的“骯臟油砂”。佩洛西本來是奧巴馬總統陣線的人,但她在2010年以眾議院議長的身份訪問加拿大并參觀油砂開采后,即表示不會支持輸入這樣的油砂。
當然,加拿大對美國人的說三道四并不在意,除了保持美國的油砂出口數量外,他們已把眼光放到石油消費僅次于美國的中國身上。
2011年11月初,履新不久的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部長喬•奧利弗到訪中國,除了會見中國相關部門負責人外,還與三大公司負責人會面,希望這些企業加大對加拿大油砂開發。在這之前,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投公司已投入100多億加元參與加方的油砂開發。
奧利弗訪華之際,美國國會宣布推遲對加拿大管道公司計劃總投資70億美元的“美加輸油管道項目”。外界普遍認為,美國以環保名義推遲美加之間的管道合作項目,其實質是為了告誡加拿大在能源這一重要領域不要和中國走得太過親密。而奧利弗則放言說,美國推遲輸油管道項目的決定,無論早獲通過還是再等幾年通過,都不會影響加拿大要發展和最大程度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關系的決心。
由于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如今加拿大經濟已下滑到西方七國集團(G7)的末端,這使得哈珀政府不愿再如此前自由黨幾屆政府那樣,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減排援助,相反,卻執著地希望后者接受約束性減排指標。這也許正是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的真正考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