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煤層氣:210億到300億如何跨越

2012-01-12 08:52:16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陳歡歡  

2011年底在安徽合肥召開的全國煤礦瓦斯防治現場會雖然沒有引起媒體太多關注,卻改變了我國煤層氣產業未來5年的格局。

在這次會議之前,《煤層氣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初稿中提出,2015年煤層氣產量為210億立方米。但在這次會議之后,趕在2012年元旦之前出臺的《規劃》一鳴驚人,2015年煤層氣產量目標達到300億立方米。

要知道,“十一五”末我國煤層氣產量只有90億立方米,尚未達到100億的規劃目標。

從210億到300億,這其中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我國能否順利完成規劃目標?

《中國科學報》記者為此采訪了《規劃》編寫領導小組副組長、中聯煤層氣公司總顧問孫茂遠。他表示,由于我國重視煤層氣開發時間不長,在技術、體制、政策等多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但國家既然提出這么高的要求,肯定會在政策扶持方面有許多新的措施。”

而著名石油地質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對規劃目標并不在意:“指標我不看重,現在煤層氣的勘探開發總體來說不盡如人意,主要力量應該放到提高工作量和技術能力,否則目標也不可能完成。”

不過翟光明也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有些煤層氣項目已經走上正軌,達到一定規模之后,煤層氣將升級成為常規能源。

種種跡象表明,“十二五”期間煤層氣產業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從210億到300億

煤層氣又稱煤礦瓦斯,是造成我國煤礦安全事故的“第一殺手”。“先采氣后采煤”是防治煤礦事故的有效手段。因此,同其他油氣資源相比,煤層氣的開采別有深意。

2011年11月11日,在全國煤礦瓦斯防治現場會的會場上,發放到與會代表手中的《規劃》初稿中,2015年煤層氣產量仍為210億立方米。

但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國務院有關領導提出,煤礦瓦斯治理任務很重,希望加大煤層氣開發力度,提高煤礦安全開采,并明確表示:“有什么困難可以想辦法克服,要什么政策國家都會給。”

在這樣的要求和激勵下,經過專家討論,《規劃》發生重大變化,產量提高到300億立方米,儲量也從8900億立方米提高到1萬億立方米。

這樣的變化讓孫茂遠振奮不已:“既然知道有困難還提出要加大力度,說明國家肯定會給這個產業空前的支持。”

除了總量變化,修改后的《規劃》還確定了地面開采將超過井下開采,這也是未來大規模商業化開采煤層氣的大勢所趨。

孫茂遠也是煤層氣“十一五”規劃編寫組組長,從事煤層氣開發工作已有20年。他希望,到“十三五”末,我國能形成巨大的煤層氣產業規模,到2020年形成500億~600億立方米產量,占天然氣產量的20%,逐步從非常規能源走向常規化。

不過,翟光明提醒道:“別把這個目標看得太簡單!我國在剛開始開發煤層氣時也曾樂觀地估計到2000年就能達到100億立方米的年產量。但是現在看來,要想達到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還是要依靠技術進步。”

加大勘探開采量

我國煤層氣的地質條件遠不如美國等國,構造煤、深部煤和超低滲煤層氣資源占70%以上,要想獲得高產井必須依賴高科技手段,但國外技術在我國往往“水土不服”。

“科技方面必須有創新思維,否則完成300億立方米的目標很困難。”孫茂遠直言。

奧瑞安能源國際有限公司地質師楊瑞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相對常規油氣,煤層氣開發最大的風險就是鉆井,因為煤層氣是吸附性的,不是自噴的,要想獲得產能很難。目前鉆井技術的國際趨勢是發展多分支水平井。

而我國目前多半是早期的直井技術。據悉,我國目前5000多口煤層氣井中產氣井不多,單井產量也較低,不超過2000立方米。

翟光明告訴記者,水平井順著煤層打井,然后分段壓裂,單井產量可以達到幾萬立方米,甚至十多萬立方米,遠遠高于直井。“雖然單井成本高,但是一口水平井產量相當于好幾口直井,實際上是降低成本,未來中國必須打水平井。”

此外,翟光明指出,為了找出煤層氣儲量豐富的地區,地面勘探工作也應加強。勘探和水平井是突破我國地質條件限制的兩大手段。

但是,自2007年以來,我國沒有批準新礦權。現在,煤層氣全國探礦權只有6萬平方公里,相對于石油天然氣的428萬平方公里顯得微不足道,與18萬平方公里的煤炭礦權相比也較小。

“煤層氣作為一種非常規天然氣,需要大面積勘探、開采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和規模效益。隨著《規劃》目標的提出,國家應適度增加礦權面積,批準新的礦權。”孫茂遠說。

政策仍是贏利關鍵

2006年前后,我國曾在沁水盆地打出日產量10萬立方米的煤層氣井,在國內外引起很大轟動,產業迅速升溫,甚至BP這樣的國際大公司都紛紛搶灘中國市場。

但很快,熱潮退去,外資撤走。

“主要是這些公司低估了在中國開采煤層氣的難度,打了很多井產量都很低,達不到他們的贏利點,所以就退出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國是政策引導型,企業看不到效益就不敢投入,要是能像常規油氣一樣獲利,資金就會不斷進來。”

相比之下,美國高額補貼的經驗被不斷提起。實際上,美國煤層氣開發的準備期比中國還長,達到30年,但只用了12年就形成了產業規模。這主要得益于超過售價50%的財政退稅補貼,且政策延續了23年。

有鑒于此,孫茂遠提出將抽采補貼加大到0.4元/立方米以上,使補貼總金額達到井口價的50%,同時適當增加風險勘探的投入。“這個產業只有靠經濟政策來導向。如果大家都擠破頭向這個產業擠,肯定能快速發展。”孫茂遠說。

他指出,300億立方米的目標需要很大量的投資,要鼓勵有實力的油氣企業和煤炭企業加大投入。同時,我國不乏有實力、有技術的民營企業,國家也應多給政策支持,開放市場。

實際上,中聯煤層氣依靠國家政策和示范工程,最近3年都實現贏利。2011年又引進了中海油,增資擴股,力圖更大發展。而我國其他煤層氣開發企業則需要通過其他產業來支持。例如,河南煤層氣公司通過收購小煤礦,以煤礦的收入利潤補貼煤層氣。

“但是長期靠主業養活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最終都要走到市場化。國家應從政策上刺激企業的生血造血能力,讓企業加大贏利能力,逐步走到市場化融資、上市。”孫茂遠說,“一旦技術突破形成產量,融資不會太難。”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煤層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