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PM2.5監測大幕拉開 觸動汽車提升環保技術

2012-01-12 10:34:37 新能源汽車網

北京冬季連續多日的陰霾將社會的目光集中在PM2.5,而未來這一監測指標數據的發布,又將使得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汽車工業直面節能減排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因此,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作的推進已經刻不容緩,PM2.5將倒逼汽車產業政策優化、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的大調整。

PM2.5監測大幕拉開

據新華社消息,北京市環保局6日首次公布了過去十年來北京市PM2.5濃度趨勢的研究性結果。根據相關科研文獻研究數據,2000年至2010年北京PM2.5的濃度在逐步降低。不過,按照即將頒布的新國標,2010年的年均值仍然超標1倍。

按照去年底環保部給出的時間表。2012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率先開展PM2.5監測。

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的于建華稱,2012年底前,北京市將完成PM2.5監測網絡的建設,預計2013年按新標準評價空氣質量。

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和南京等城市,有的公布了以往的監測數據,有的則通報了監測準備情況。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介紹,作為國內率先試點PM2.5監測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積累了5年以上的監測經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說,2012年北京市要打一場提升空氣質量的攻堅戰。

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接下來將從調整經濟結構、調整能源結構、減少工地揚塵、嚴控工業污染、加強生態建設等方面入手,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協同治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以目前的情況估計,實行新標準后,廣東的空氣優良率將較為顯著下降。空氣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恒。”鐘流舉說,要降低PM2.5濃度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淘汰污染嚴重企業,加強機動車污染控制,并同步提升機動車排放控制標準和車用燃油品質等。

上海環境監測部門表示,下一步上海將加快推進PM2.5監測和數據發布工作,并采取機動車污染控制、電廠脫硝、清潔能源替代和區域聯防聯控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PM2.5污染治理力度,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以北京為例,機動車數量雖然比東京、紐約等國際大城市要少,但擁堵程度更嚴重,使用頻率也高得多。而且,北京70%以上的小汽車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小汽車在城市核心區出行比例超過30%,是紐約、東京核心區的兩倍多。龐大的機動車保有量、低速行駛,這一切都造成汽車燃油燃燒不充分,從而導致細粒子排放數量倍增。

環保監測變化將觸動汽車提升環保技術

由于國內檢測環保的數值的轉變,很顯然就會對汽車產生不同以往的觸動。一方面是針對技術層面的發展觸動問題,這樣的結果自然涉及到汽車本身的排放如何減少、汽車制造如何向綠色能源的轉化問題;同樣也涉及到交通環節的良性循環建立以及消費的合理性程度問題。所以,僅從檢測標準的提升這一項來講,就會讓汽車處在不改變不成的境地。

未來,隨著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要區域PM2.5數據的不斷發布,將直接倒逼車企打響轉型攻堅戰。日前,國家陸續發布的更高的車用油標準及排放標準,已經體現出政策制定者的關注重點正在從“能源替代”過渡到“能源替代+減少排放”,汽車工業正在面臨油耗與排放的雙向收緊。從2011年9月節能汽車推廣補貼的門檻提高,到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制、排放限制等法規的頒布,傳統汽車的節能工作穩步推進。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內容顯示,在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方面,淘汰“黃標車”、加快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實施第四階段乃至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及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在2012年四劍齊發。

不僅如此,企業的評價標準也日漸傾向考察節能率。剛剛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提出了“車型燃料消耗量+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全新評價體系,以推動汽車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這意味著,車企如果想要推出一款大排量豪華車,則必須為了維持總體減排目標而推出節能或新能源車型。

多項政策的協同促進,搭配國家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逐步放松,共同推動汽車工業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顯示出國家節能減排任務的緊迫性,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緊迫性。自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以來,政府支持及市場開拓的力度在全球都領先,但是支持項目的審核、補貼資金的跟蹤及企業自身動力的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導致關鍵技術上的進步緩慢,越發展越滯后。而今,面臨外國車企開發的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熱銷,如果不及時轉型,或將使得新能源汽車產業再次走上依賴外資的“市場換技術”的老路。

跨國車企紛紛將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寄托于中國市場,對國內車企形成巨大的外部壓力。一位大型車企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傳統汽車技術強國,由于在發動機等優勢技術上投入巨資,并具有比較優勢,限制了其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和發展。不僅如此,新技術的發展本身是一種“毀滅性創造”的過程,傳統汽車制造商在收回研發的巨額投資之前,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不足;此外,石油產業等既得利益者均在對政策制定者施加壓力,這些因素都嚴重阻撓了傳統汽車強國的國內市場發展。在這種背景下,跨國車企紛紛將目光投向備受PM2.5困擾的中國市場。

內外部的雙重驅動,要求我國汽車企業必須摒棄浮躁心態,認識到問題與不足,腳踏實地謀求技術進步。在必要的時候,國家可積極推動企業之間搭建共同的研發平臺,開發共性技術,以合力縮短汽車方面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進程,確保我國汽車工業能夠抓住新能源機遇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PM2.5 監測 新能源汽車 環保